•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正确认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辩证关系

王兴隆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51期
天津 天津职业大学 300410

摘要: 厘清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辩证关系,需要根据官方文件梳理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提出过程和指向重点,在教学中能讲清楚二者关系。

关键词: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是十八大以来党做出的两个新论断,厘清二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教学也有实际的指向。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

要正确认识新时代的时间节点和历史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这个概念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得出了结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九大报告对未来发展作了前瞻性部署。首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两步走”战略。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性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以看出,新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期。决议强调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为“十个明确”,并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要从“两个大局”的总体视角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的时空背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全局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要从“主要矛盾”变化视角来把握新时代。一直以来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量的矛盾,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人口众多,资源不足,供应不足,是社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新时代需要着重解决质的矛盾,侧重的是“好和坏”的问题。过去追求速度求快,现在追求质量求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更高要求,相对应的发展应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立足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种矛盾的变化影响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党的理论要及时更新,党的主要任务要适应这种变化。

要从基本国情的视角把握新时代。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始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看到我国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发展中的不足。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逐步破解难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资本主义相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才能更具有示范性和吸引力。

二、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

从现代化任务来看,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的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从传统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工业国,实现社会大生产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党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2],我们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保障。新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已经从追求量的积累阶段走向追求质的提高的阶段,必须在发展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从战略安排上来看,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将“三步走”战略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我们在提前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前提下,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可以看到,新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对未来三十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安排。这就是,到2035年,用3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用3个五年规划期,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3]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们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新发展阶段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阶段。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是一个经过长期积累的具有坚实物质基础的新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动态的阶梯式递进的通过量的积累不断实现质的飞跃的变化的阶段,不能把它看做静态的骤变的阶段。

三、新时代与新发展阶段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从时间维度来看,新时代包含新发展阶段,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发展,我们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性成就,是承前启后的接续奋斗,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后衔接。

在新时代我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论述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新时代是和新思想、历史分期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宏大的时空背景和深邃的理论意义。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0.

[2][3] 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09.

本文作者:王兴隆,1986.05,男,籍贯:山西,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