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

王冰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60期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塘沽 30045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传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在面对庞大的数据量和高度复杂的系统结构时面临一定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策略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力系统作为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电力系统复杂性和规模庞大,故障的发生不可避免。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经验和手动干预,存在着效率低下、响应时间长以及人为误判等问题。而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则呈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一、背景和意义

电力系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对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然而,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导致停电、损坏设备以及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变得非常必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的出现,为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它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可以实时检测故障的发生并精确定位到具体的部件。相比传统的手动诊断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1]。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还可以提供针对不同类型故障的优化恢复策略。它可以根据故障类型、系统负荷情况和可用资源等因素,智能地选择最优的恢复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和降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总之,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的出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它在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二、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与特点

1. 故障的分类:

电力系统故障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短路故障:指电力系统中两个或多个电气导体(如电线、电缆、设备等)之间发生了高电压的直接接触,导致电流经过非预期的通路流动。短路通常会引起电流异常增大,造成设备过载、电网电压降低等问题。

(2) 开路故障:指电力系统中某个电气导体断开或失去连接,使得电流无法在该导体上流动。开路通常会导致设备失效、电能传输中断等问题。

(3) 接地故障:指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或导体与地之间产生了非预期的电气连接,形成了一个电流回路。接地故障通常会导致电流通过接地路径流动,造成设备烧毁、电压波动等问题。

(4) 过电压故障:指电力系统中出现超过额定电压的瞬态或持续性电压升高的现象。过电压故障可能会对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损坏,甚至引发设备击穿、电弧闪络等问题[2]。

2. 故障的特点:

电力系统故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突发性:故障往往突然发生,无法预见,对系统的影响也很快产生。

(2) 扩散性: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电力系统,影响范围扩大。

(3) 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故障导致的后果和影响也各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复和处理方法。

(4) 相互关联性:一个故障可能引发其他故障的发生,形成连锁反应,增加了故障的复杂性。

三、传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依赖于人工经验:传统的方法通常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知识,这导致了故障诊断和恢复的准确性和效率存在一定的限制。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人工经验难以对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进行全面的覆盖。

故障定位困难:在传统方法中,故障的定位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观察和测试,并且可能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这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缺乏自适应性:传统方法通常是基于固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故障诊断和恢复的。然而,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传统方法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变化。

信息交互不畅:传统方法中,不同设备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造成了信息孤岛的问题。这使得整个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过程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被提出。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自动学习和挖掘,从而实现更准确、快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

四、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1. 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1)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在故障诊断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噪声、异常值等。然后,通过特征提取技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供机器学习算法处理的特征表示形式。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统计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特征等。

2) 模型训练与优化: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构建模型。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在模型训练阶段,我们使用已标记的数据集进行监督学习,通过优化算法来更新模型的参数,以提高模型在故障诊断任务上的表现。

3) 故障诊断与恢复:在构建好模型之后,我们可以使用该模型对新的输入数据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将输入数据输入到模型中,模型会给出一个诊断结果,指示出潜在的故障类型。当诊断出故障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例如修复故障设备、更换故障元件等。

2.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1) 深度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故障诊断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中,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非常关键。例如,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或者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来处理序列型数据。

2) 数据集的构建与训练: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中,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适合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应包含大量的标记样本,同时要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然后,我们使用这个数据集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使其能够在故障诊断任务上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3) 故障诊断与恢复:当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将新的输入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行故障诊断。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更加复杂的特征表示,因此在一些复杂的故障诊断任务上可能表现更好[3]。当诊断出故障后,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来修复故障设备。

结束语

总之,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可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来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从而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故障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宁剑,任怡睿,林济铿,等.基于人工智能及信息融合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J].电网技术, 2021.DOI:10.13335/j.1000-3673.pst.2020.0948.

[2] 洪琳.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3.DOI:10.7666/d.Y2514121.

[3] 李永飞.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  20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