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花晨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75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最初接触体育的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前言: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执教者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将陶行知思想与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熟练使用体育技能的同时,加强身体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要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与日常生活分不开的。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重难点。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而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转变学生这一情况。

(二)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主动挖掘学生体育潜能,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体育潜能,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

(三)提升学生体育理解能力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应更加重视提升学生体育知识理解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体育合理性和科学性,帮助学生形成质疑意识并不断检验自身学习成果,最终达到提升运动理解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的相关知识及技巧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课下实践当中,进而提升体育知识理解能力。

二、陶行知教育思量引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运动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营造丰富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搬水、超市购物等情境,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将抽象画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用贴近学生生活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二)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

陶行知认为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二者相互影响,若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体教学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促进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并为学生提供与教师平等交流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篮球知识及相关动作技时,篮球包含了“上篮”“、扣篮”、“远投”、“防守”等技术动作,只运用口头讲解,学生的理解难度过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学做合一”理念,基于学生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详细介绍相关篮球知识及比赛规则,并针对动作为学生进行示范,高效完成“教”环节。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篮球比赛集锦视频,如:CNA和NBA等。通过刺激学生观感,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中的竞技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看一些篮球比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完成“学”的环节,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走上篮球场,进行系统的篮球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篮球能力,体现“做”的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贯彻“教学做合一”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体育活动形式越多,学生积极性越高。陶行知提出让学生真正的感受体育、接触体育,避免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剥夺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与体育教师应集合学校情况、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在体育运动方式上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增加体育设备种类、体育运动类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技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对课上使用的体育设备质量进行仔细交叉,增加器材种类,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另外,教师要丰富体育运动形式,对于田径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100米短跑、500米中长跑、立定跳远等比赛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跑步速度以及耐力。对于球类的团队项目,教师可以开展羽毛球比赛、篮球3V3、篮球5V5等比赛活动,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与同学的感情,提升也提升了自身团队合作能力。小学开展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结语:结合以上,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形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过将陶行知教育理念与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让体育走出课堂,回归理性、回归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和理性的参与体育学习。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核心,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更加轻易的发现学生潜能,结合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制定针对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体育精神,提升学习兴趣,进而形成终生锻炼的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怡.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思想的路径探究[J].华人时刊(校长),2023(09):80-81.

[2]赵凯.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法创新[J].生活教育,2023(08):72-75.

[3]戴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3(07):94-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