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口腔手术中应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降低鼻出血并发症及确保通气的实践探索

董剑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77期
徐州市口腔医院 麻醉科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手术中应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降低鼻出血并发症及确保通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94例在我院接受口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正常型号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鼻出血发生率、通气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鼻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通气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手术中应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可降低鼻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通气效果,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口腔手术;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鼻出血;通气效果

口腔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其手术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像唇腭裂拔除术、埋伏牙或多生牙拔除术、腮腺肿瘤手术以及颌下腺肿瘤手术等。由于口腔部位的解剖结构特殊,手术操作空间有限,且口腔内血液供应丰富,容易出现鼻出血等并发症[1]。鼻出血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难度,还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外,口腔手术中需要确保患者的通气功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此时就必须建立一个人工气道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并避免误吸,气管插管术由此应运而生,成为麻醉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

既往通常直接采用正常型号的导管进行经鼻气管插管操作,但这种方式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传统的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经鼻插管中可能会增加鼻出血的风险,而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则可能在降低鼻出血并发症的同时,确保患者的通气功能。而且小于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能够减少对患者气道的刺激和损伤,降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由于口腔颌面部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压迫,而小于正常型号的插管则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减少对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口腔颌面手术中,手术器械和插管之间的空间竞争尤为明显,小于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能够为手术操作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更好的视野和空间,便于医生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清晰的手术视野对于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可能会遮挡部分手术视野,影响医生的操作。而小于正常型号的插管则可以减少对视野的干扰,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手术部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存在气道狭窄或畸形等问题时,小于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能够确保患者的呼吸安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对于那些患有先天性气道畸形或因疾病导致气道狭窄的患者,正常型号的气管插管可能无法插入或会对气道造成严重损伤[3]。而小于正常型号的插管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更好地适应患者的气道特点,降低插管难度和风险。

此外,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还可以减少患者在术后的不适和并发症。由于插管对气道的刺激较小,患者在术后出现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康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口腔手术中应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降低鼻出血并发症及确保通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94例在我院接受口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26-70岁;体重44-72kg。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9-68岁;体重45-71kg。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麻醉诱导后,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后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通气情况及鼻出血情况。

1.2.2对照组

采用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麻醉诱导后,选择正常型号气管插管插入气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手术过程中同样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通气情况及鼻出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 鼻出血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鼻出血的发生情况,计算鼻出血发生率。

1.3.2通气效果:依据 Stridor 评分标准对各组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细致观察。该评分标准主要通过气管前听诊呼吸音及喘鸣音来判断呼吸道通畅程度,具体如下:正常呼吸音者评为 1 分;能听到喘鸣音及呼吸音者为 2 分;仅有喘鸣音而无呼吸音者为 3 分;既无气道喘鸣音也无呼吸音者为 4 分。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以便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呼吸状态及呼吸道通畅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1.3.3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

1.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并发症包括反流与误吸、呼吸道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包括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鼻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生鼻出血,鼻出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鼻出血,鼻出血发生率为10.6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通气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Stridor 评分、血氧饱和度等通气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通气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2。

2.3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3。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患者出现7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观察组低于(P<0.05)。见表4。

3讨论

(一)口腔手术中鼻出血的原因及危害

口腔手术中鼻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手术操作过程中损伤鼻腔黏膜或血管;二是患者本身存在鼻腔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三是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四是气管插管对鼻腔的刺激[4]。鼻出血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难度,还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鼻出血还可能引起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二)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降低鼻出血并发症的机制

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降低鼻出血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正常型号气管插管由于管径相对较大,在插入过程中更容易对鼻腔造成较大的机械性刺激。而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其管径较小,与鼻腔的接触面积也相应减小,对鼻腔的刺激自然就相对较小。

在口腔手术中,手术操作本身就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使用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其在鼻腔内的占位效应可能会使鼻腔黏膜和血管受到更大的压迫,增加损伤的风险[5]。而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则能压迫,从而降低对鼻腔黏膜和血管的损伤几率。

(三)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对通气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明确显示,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通气效果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虽然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的管径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通气功能会受到限制。

在手术过程中,只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就能够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通气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压力等参数,使呼吸机的输出与患者的呼吸需求相匹配。此外,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的柔软性和灵活性可能使其在与呼吸道的贴合度上更具优势,减少漏气的风险,进一步保证通气的稳定性[6]。

通气效果的良好维持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在不影响通气效果的前提下,为口腔手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选择。

(四)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对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降低鼻出血发生率密切相关。

鼻出血会对手术视野产生严重影响。当手术过程中出现鼻出血时,医生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处理出血问题,这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还会延长手术时间。而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能够有效减少鼻出血的发生,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医生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此外,鼻出血还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鼻出血可能引起呼吸道梗阻、感染等问题,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使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可以降低鼻出血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五)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严格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型号。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病情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儿童、老年人或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可能需要选择更小型号的插管。同时,还要考虑手术的类型和持续时间,以确保插管能够满足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呼吸需求。

二是在插入气管插管时,操作必须轻柔。医护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插管技术,避免粗暴操作对鼻腔黏膜和血管造成损伤。可以在插管前对鼻腔进行适当的润滑,减少插管过程中的摩擦力。插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通气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一旦发现通气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或检查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四是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患者因咳嗽、咳痰等原因导致插管移位或脱出。对于拔管后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防止出现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口腔手术中应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导管经鼻插管可降低鼻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通气效果,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口腔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使用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通气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小于正常型号气管插管在口腔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口腔手术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孙云峰,冯大军.2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在口腔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19(04):337-339.

[2]李丽青,董子倍,张亚琴.应用不同型号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后误吸的影响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4,30(01):24-26.

[3]邹飞.不同内径气管导管机械通气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23.

[4]罗俊青,练敏,唐翠明,等.呼吸管路二度固定装置在经鼻插管全麻口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0):74-77.

[5]王璐,季涛涛.颌下入路口腔气管插管在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3,35(05):359-362.

[6]孙云峰,冯大军.2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在口腔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19(04):337-3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