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新技术的应用

田园 张迎博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84期
410183198909094344 41018119871002851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住宅建筑工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探讨了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现代住宅建筑工程呈现出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采用BIM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等新型施工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推动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研究结果对指导现代住宅建筑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施工特点;新技术应用;BIM;预制装配式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从简单的"有房住"转变为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居住体验。这种转变对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住宅建筑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个性化四个方面。绿色化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理念,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全程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采用环保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智能化特征突出表现在住宅的智能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家居控制、安防监控、能源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住宅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工业化施工是现代住宅建筑的重要特点,主要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1]。个性化则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通过灵活的空间设计和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独特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居住体验。这些特点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现代住宅建筑向着更加环保、智能、高效、舒适的方向发展,显著提升了居住品质和生活水平。

2新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创建精确的三维模型,实现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的协同设计,有效解决设计冲突。在施工阶段,BIM技术能够进行虚拟建造,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同时,BIM还可以与进度管理、成本控制系统集成,实现4D(时间维度)、5D(成本维度)管理。在运营维护阶段,BIM模型可作为数字化资产,为后期的设备管理、空间利用、能源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通过BIM技术的全过程应用,显著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降低了错误和返工率,为业主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2.2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创新。这种技术将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转变为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模式。具体应用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如墙板、楼板、梁、柱等)的工厂生产,以及标准化、模块化的内装部品部件的预制。在现场,通过精密的测量放线和专业的吊装设备,将这些预制构件快速准确地组装成完整的建筑结构。接缝处理采用高性能灌浆料和特殊连接技术,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内装阶段则采用干式工法,通过预制的墙体、管线、厨卫等模块的快速安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显著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噪音污染,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实践。

2.3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施工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首先是智能测量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等技术进行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工程放线。其次是智能机械设备的使用,如塔吊自动防碰撞系统、混凝土智能泵送系统、智能钢筋加工设备等,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显著增强了施工安全性。再者是智能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和摄像设备,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此外,还包括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人员、材料、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3新技术应用的效果分析

3.1 提高施工效率

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现代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BIM技术为例,通过虚拟建造和碰撞检测,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返工,节省了大量时间。预制装配式技术将大部分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现场仅需进行组装,极大地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据统计,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可使工期缩短30%-50%。3D打印技术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幅加快小型结构或构件的生产速度。智能化施工设备如自动化钢筋绑扎机、智能喷涂机器人等,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5倍。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

3.2 降低施工成本

新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现代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BIM技术通过精确的材料用量计算和施工模拟,减少了材料浪费和施工返工,据统计可节省5%-12%的项目成本。预制装配式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施工,长期来看可降低10%-20%的整体成本。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其优势更为明显[2]。3D打印技术在小批量、个性化构件生产中具有成本优势,可减少30%-50%的材料使用量。智能化施工技术如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虽然初始投入较高,但可大幅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长期使用可节省15%-25%的人工成本。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

3.3 实现节能环保

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住宅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目标实现。BIM技术通过精确的能耗模拟和优化,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实现建筑能耗的最优化,据研究可减少15%-25%的建筑能耗。预制装配式技术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研究表明可减少70%-90%的建筑垃圾。3D打印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材料用量,减少浪费,可节省20%-30%的材料。智能化施工技术,如智能喷涂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涂料用量,减少30%-50%的材料浪费和污染。在建筑使用阶段,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优化能源使用,减少10%-20%的日常能耗。

结语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和新技术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个性化已成为现代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为解决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完善技术标准,培养专业人才,降低应用成本,加强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方林丰.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措施[J].居舍,2024,(23):134-137.

[2]陆研野.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与节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3,(08):181-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