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全民守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3.2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本节课是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九课第四框题。本框题包括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推进全民守法两目内容,主要讲述了全民守法的内涵、要求以及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本课承接前一课《法治中国建设》进而引出这一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整个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的落点。与前三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起构成法治中国的法治体系,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有关立法的含义和执法的必要性等相关知识,但整体储备较少,对如何守法的理解有所欠缺;从思维情况上看,该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但缺乏法律应用的实际能力;从认知状态上看,学生对法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和崇敬感。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提高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
搜集材料,阐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2.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坚持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工作,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科学精神:明确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阐述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共参与: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3.学习目标
解释全民守法的含义、原因和要求;阐述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2.难点:如何增强全民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思路:
活动线:网络情景再现·情景模拟——法律咨询现场·知识普及——法治圆桌论坛·角色扮演
情境线:网暴现场网友评论——民法典具体内容——网暴的现状和危害
问题线:全民守法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推进全民守法?——如何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解决争议纠纷?——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二)教学设计:
【导】
1.从本书、本单元概念导入,引导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
2.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导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民守法。
<设计意图>新课改提倡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内容,鼓励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基于该理念,我设置了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核心任务与子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以及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议题一:良法善民守,探析全民守法内涵
活动1:网络情景再现·情景模拟
学生观看视频《高三“誓师女生”遭网暴》
网友A:你咬牙切齿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网友B:唉,教育把人教成了这样子,恨不得世界全是自己的。
网友C:颇有革命小将的风范,内心的洋洋得意对于他人的仇恨言表于行,奉劝周围的人离她远点。
【展】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1.有人说在网上发表评论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应受到限制,你是怎么看的?
2.结合上述事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推进全民守法?
【点】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真实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法用法知识。
活动2:法律咨询现场·知识普及
材料:我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也适用本条规定。
【展】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1.法律不会因为网暴人数众多而法不责众,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如果你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应该如何解决争议、化解纠纷?
【点】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一是引导学生探究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二是引导学生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运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是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情境阐释全民守法的内涵。
【学】议题二:善民推守法,共商全民守法举措
活动3:法治圆桌论坛·角色扮演
材料一:2022年,中央网信办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人死于网络暴力。
材料二:网络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话语、一个带节奏的帖子,经过一次次传播后,会给受害者造成毁灭性打击。如何有效治理网络暴力,成为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治理网络暴力需打好“组合拳”。针对如何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国家,社会,网络平台,个人),并思考这些建议对于推进全民守法有何启示?
【点】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主体,能够引导学生真实的感受和分析不同主体应该如何遵守法律,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全方位认识全民守法,理解增强全民守法观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尊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结】课堂总结
1.学生回扣教材,整理知识体系,教师总结点评
2.青春的声音:宣誓
3.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鼓励引导学生一起做法治的微光。
<设计意图>通过宣誓环节,引导学生坚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练】课后作业
通过观察和了解,记录身边与法律相关的事件或活动,从中找出一个你认为很重要的法律问题,通过查找法条或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自制普法宣传海报,送给有需要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理论结合实践,力求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评】展示评价量表,学生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量表更加精准、全面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有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