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徐苹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02期
清华附中大兴学校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时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1】2020年5月29日,由新华社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至此,“全民阅读”第七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

阅读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阅读又存在怎么样的困境,如何破解困境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呢?

一、阅读的现实困境

阅读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但在实际推进阅读的过程中,却存在以下困境。

一是阅读动机缺乏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家长也乐此不疲地推荐书目、购读书目,但都是从外在强加给学生的阅读,学生却没有真正从心里产生对阅读的喜爱与动机,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动机较弱,自主阅读能力尚未形成。

二是阅读过程缺乏深度。朱永新老师认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领。”【3】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扮演一个领跑者的角色,在孩子整本书阅读中,需要陪伴孩子经历阅读中的成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超越自己。然而在具体实施环节中,教师引的方向还不够清晰,导的角度和深度还不容乐观。

三是阅读内容缺乏深度。小学是学生阅读启蒙的时光,如果没有交流、有挑战性问题的引领、与生活实践的勾连,阅读容易走在表面,浮于文字,缺乏深度。再加上数字化阅读的普遍化,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品质,导致学生阅读存在浅显化、娱乐化、零散化、碎片化等问题,最终影响到思维的发展。

二、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内在意蕴

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阅读的要求具体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 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4]整本书阅读最大的特点在于“整”。整本书阅读要求通读全书,并把整体框架结构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最终能实现迁移创造。

在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中,布鲁姆将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级: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前三个层级划分为“低阶思维能力”,后三个层级划分为“高阶思维能力”。低阶思维能力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后经过研究,认知过程被修订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见表一)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阶思维正好指向学生的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因此,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正是破解阅读现实困境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策略整本书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更好地提升整本书阅读品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以下的策略。

(一)单元统整的语文实践

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课文,但同时也要注重关联与整合其他板块内容,聚焦“整体构建”,形成教学合力。在关联与整合内容时,还要观照学生的认知、心理,教材、学情等,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提炼、统整,整体构建大单元教学内容。【5】整本书阅读的开展不能脱离课本,要以课文为载体,不断进行关联与重组,借助制定学习计划、设计海报、主题演讲、思维导图、创编儿歌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语言之美,阅读之美。例如,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重在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提出问题、学习表达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体验全过程,因此,本单元以“我心目中的‘小问号’”为开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与本单元匹配的阅读书目为《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大百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整本书阅读,补充自己的思维空间。

(二)多元化的阅读课程体系

我们常常发现,课间十分钟学生会选择去图书角看书,但上课铃一响,不得不放下手中喜爱的书,从某个层面来说,也中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学校结合校情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阅读课程体系,形成了“课内阅读+课外悦读+经典诵读”的阅读课程体系。除语文课外,学校还开设了绘本课、戏剧课、阅读课等校本课程,以保障学生阅读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与阅读课程相匹配的是思维进阶阅读书库,学校确定以“课内必读名著+课内拓展名著+课外推荐名著”三个层面为不同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抓手与方向从博览全书群书到逐渐的挑战加深

(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听、说、读、写是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显性表达,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要路径,为了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我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以多种形式推广阅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多地充实内容,带领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品读书籍。在经典阅读月,学校设置阅读嘉年华,扮演书中角色,让学生在欢乐、奇妙的氛围中让感受读书的乐趣,懂得“读书是甜的”。课前演讲,让孩子更加自信站在舞台中央。从一年级的一句话演讲,到二年级个人开火车30秒演讲,再到三年级一分钟的演讲,四年级三分钟的演讲,演讲时长逐年提高,演讲能力也不断提升。打造阅读品牌活动,朗读者和书影小站,通过各种形成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国际阅读素养发展项目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主要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估。其对“阅读素养”的描述是:(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2)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出意义;(3)能从阅读中学习;(4)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的活动;(5)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可以从单元统整的语文实践、多元化的阅读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同时下一步也可以有跨学科学习的思路,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开展设计,帮助学生获得阅读综合素养,提升高阶思维。

(此文章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光明网.习近平: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

[EB/OL].(2019-08-22)[2022-02-27].https://m.gmw.cn/baijia/2019-08/22/33098596.html.

[2]中国全民阅读网.全民阅读七入政府工作报告[EB/OL].(2020-06-01)[2022-02-27].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ReadBook/contents/6271/416755.shtml.

[3]李怀源.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64.

[5]陆柯烨.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三个聚焦”[J].小学教育教学,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