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赵荣辉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03期
兰州市东晨奋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 7300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而进度风险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难题。本文基于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风险问题,包括内部管理、技术、资源配置与外部环境的不足。为加强进度风险识别与应对,本文提出科学的计划编制、完善风险识别与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信息化手段以及健全考核机制的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进度控制;风险识别;应对策略;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

引言: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按期完成的重要环节。由于周期长、环节复杂,项目进度常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延误与成本超支,严重影响项目质量与效益。识别和应对进度风险的有效策略,已成为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进度风险,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探讨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工程进度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的风险现状分析

项目进度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阶段,由于周期较长、任务复杂,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内部管理以及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的风险增加。进度控制中的风险现状可从内部管理、技术水平、资源配置和外部环境等角度分析。在内部管理方面,项目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管理流程的不完善,往往导致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展不匹配,容易出现计划滞后、责任不清等问题。同时,部分项目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监控机制,使得潜在进度风险未能被及时识别和处理,进一步加大了工期的不可控性。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也是风险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技术的日益复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把控不到位,极易造成工程返工、施工进度缓慢等问题。

资源配置的不足和不合理利用在进度控制中也尤为突出。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由于项目规模大、周期长,资源供需平衡难以保持,一旦资源供应不足或者资源配置不合理,极易导致工程停工、材料短缺等进度问题。工程现场的组织调度、设备管理、材料供应等环节中出现任何一处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进度的关键风险。外部环境也是影响进度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首当其冲的是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部分项目在计划制定时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数据分析,导致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脱节。计划的编制往往注重工期的紧迫性,却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技术和资源条件,容易造成后期调整频繁,增加管理难度。缺乏完善的进度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是进度控制中的另一主要不足。现有项目管理中,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常常流于形式,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分析。大多数项目仅在问题出现后采取补救措施,而缺乏对问题的前期预判和预防,导致风险发生时应对仓促、成本增加,影响整体进度控制的有效性。

管理沟通与协调不足也对进度控制带来较大困扰。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往往涉及多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组织结构复杂,沟通不畅是常见现象。如果各方协调不足,信息传递不及时或存在失误,将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或资源浪费。同时,合同管理不严、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也使得各方在进度管理中缺乏主动性和执行力,难以形成统一的行动步调。资源配置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进度控制的困难。由于建设工程的资源需求具有阶段性特征,部分工程在施工高峰期面临资源集中投入的压力,但部分工程却面临资源闲置的问题。资源的供给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常常导致人力、物资和设备的调配效率低下,造成施工停滞、工程拖延。同时,对资源的动态调配和监控不足,也难以在变化的工程环境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进度计划难以执行。

技术支持和信息化手段的欠缺也是影响进度控制的关键问题。部分工程项目对进度控制的技术应用重视不够,缺乏对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充分利用,导致进度监控和管理难度增加。同时,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数据不及时、不准确,使得工程进度的实时掌握和调整变得困难。缺少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无法形成高效、透明的管理流程。在进度控制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方面,不少项目存在考核标准不明确、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加强进度风险识别与应对的策略与效果探讨

应建立科学的进度计划编制机制。通过前期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数据分析,充分考虑施工技术、资源供给、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在计划过程中,应设置缓冲期,以应对不可预测的因素造成的进度延误。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动态调整进度计划,确保与实际进展相匹配。加强进度风险识别机制是有效应对风险的基础。在项目管理中,应引入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定期开展全面的风险排查和评估,及时识别可能影响进度的潜在风险因素。通过建立进度风险数据库,将历史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总结,形成可借鉴的经验数据,辅助风险识别。同时,应建立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对关键进度节点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进度偏差,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理。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对于进度控制至关重要。为确保信息在项目各方之间及时、准确地传递,应搭建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透明。建立统一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与权责关系,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在进度控制过程中,问题能够及时沟通、协调与解决,从而提升整体进度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是加强进度风险应对的重要策略。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设备等资源,避免资源的过度投入与闲置浪费。建立资源动态调配机制,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展,实时调整资源分配,以确保工程进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应建立资源供应保障体系,确保关键材料、设备能够及时供应,以免因资源短缺影响工程进度。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进度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工具,如BIM技术、项目管理软件等,实现工程进度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跟踪工程进展,自动化处理进度数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工误差,确保进度控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结语: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对于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实现预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的进度计划编制、完善的风险识别与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以及健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都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降低进度风险,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度,确保项目工期、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未来,应持续完善这些策略,积极应对工程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风险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周伟.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方法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2, 15(3): 45-49

[2] 李晓峰.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1, 10(2): 32-36

[3] 陈红. 施工项目进度风险识别及控制策略研究[J]. 建筑施工, 2020, 8(4): 58-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