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美食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短视频平台成为厨艺师和美食爱好者分享烹饪经验的平台,它们借此推动了古老传统饮食技艺的传承。在全球化背景下,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美食类短视频以浸润式的方式融入人们生活,美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综上所述,美食短视频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全球交流,为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美食短视频;文化传承; 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素以历史渊源悠远,流传地域广阔,食用人口众多,烹饪工艺卓绝,文化底蕴深厚而享誉世界。在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视觉文化转向下,承载着娱乐休闲、信息传播、人际交往、自我展示以及情感互动作用的短视频文化应运而生。同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依然紧随时代的脚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短视频也逐渐走向成熟。美食作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事物之一,也受到了短视频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相对活跃的群体,更热衷尝试短视频文化这类新鲜事物。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饮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特点,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传统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承载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如一些传统食品的制作都有着有很好的技艺、流程和传统,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无可厚非的。
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呼唤回归,不仅仅是在食品生产和制作技法上的拾遗,更重要的是继承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自然的尊重,对人伦的尊重,让我们现代人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需要和谐共处。同时,我们也要重新思索如何吃得有礼有节,有章有法,顺应天时地利和自然法则,由此才能获得身心健康。
1.2 大学生饮食文化研究意义
饮食文化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大学生的饮食文化,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引导和教育的依据。饮食行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饮食失调、焦虑和抑郁等,为心理辅导和治疗提供参考。饮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大学生的饮食文化,可以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了解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学校和教育机构制定更有效的健康教育和饮食管理策略,提高学生的饮食素养和生活质量。
大学生饮食文化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关注心理健康、促进文化认同与传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评估环境影响以及制定教育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美食短视频与饮食文化传承的联系
2.1 美食短视频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短视频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短视频平台让人眼花缭乱,而人们也因此多了一条获取信息的途径,并逐渐成为主要获取方式。每个短视频平台中可分为诸多领域,这其中的内容更是不可胜数。罗清玉 [1] 对美食自媒体经营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美食短视频同质化严重 ,提出“自媒体不仅在制作美食 ,更是在传递创作者故事”的理念。可如果细心观察便可发现,无论在哪个短视频平台,与美食有关的短视频在诸多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经过前期对快手美食短视频的一些调查,发现那些受欢迎的美食视频若包含接地气的就餐方式、新奇或珍贵的食物、大的份量、幽默的解说其中二点或更多,便越容易受到大家喜欢。同时就餐的时间以及发布或者推送的时间亦有很大影响。同时在这些视频里以辛辣食品居多,这可能是辛辣食品的色泽更加鲜艳味道刺激,所以大众普遍认可。
另一点是,所搜寻的视频中几乎没有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背景音乐,而是以一些轻快的音乐为主,加上一些博主的点评。另外就餐时咀嚼食物的原声,特别是一些酥脆的食物,也容易很受观众喜爱,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挑动观众的味蕾。
2.2 二者之间联系
美食短视频与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美食短视频对饮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上,还体现在它如何塑造和影响我们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美食短视频是饮食文化的一种生动展示。饮食文化包括食材的选取、烹饪技艺、餐桌礼仪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等,这些元素在美食短视频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2]刘江山提到乡村美食短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向广大受众呈现出饮食文化的绚丽景观,以饱含人文情怀、蕴藏文化内涵的传统饮食触动人们内心,它不仅仅为普通民众展现了饮食文化的多个切面,更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食材的形态、色泽和质地,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同时,短视频还可以展示烹饪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和细节,让观众感受到烹饪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此外,美食短视频还可以呈现不同地域如:[3]葛畅等讲述了苏东坡在惠州定居的两年为惠州的美食文化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不同民族的饮食特色和文化内涵,如:[4]郭朝阳在微小层面的少数民族个体以短视频为介质所呈现的民族美食和日常生活场景,并以少数民族个体为创作者的视角,来观察其创造的影像内容所体现的精神面貌、情感体验。让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美食短视频对饮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传播方式,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通过美食短视频,人们可以轻松地了解和学习各种饮食文化知识,甚至可以通过模仿视频中的烹饪技巧,亲自动手制作美食,进一步感受饮食文化的魅力。同时,美食短视频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分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饮食文化。
3.研究方法
3.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大学生群体,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线上问卷的方式与调查对象进行有效沟通,获取关于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影响的相关资料,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50份,有效问卷为50份。
3. 2调查方法和内容
结合之前文献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出《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线下调查员前往大学校园发放问卷,由在校大学生自行答题。线上对其他学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发放,后台进行数据的回收,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对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目前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
4. 结果
研究发现,性别与年龄分布:受访者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23岁和24-26岁。专业领域:理工类专业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到50%,其次是社会科学类和人文类。家乡菜系:鲁菜受访者最多,占55%,其次是川菜和浙菜。对传统美食的了解:大部分受访者对传统美食的了解程度停留在“了解一点”的层面。了解传统饮食文化的途径:受访者主要通过吃、美食节目和好友推荐来了解传统饮食文化。观看美食短视频的习惯:受访者主要在抖音平台观看美食短视频,每天观看时长以接近1小时为主。对美食短视频的态度: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美食短视频有利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并认可其呈现方式。美食短视频的影响:看到家乡美食短视频时,受访者会产生自豪感;部分受访者会因此亲自动手制作美食。影响传统饮食发展的因素:传统饮食制作者的态度和媒体宣传力度被认为是影响传统饮食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美食的改进建议:受访者普遍认为传统美食应更具创意性,同时提高服务环境。
5.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更偏向于在抖音、B 站、微博接收 短视频。
(2)大学生更偏向于接收生活技能类、趣味类 短视频。
(3)大学生群体认为美食类短视频的趣味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态度。这表明,内容有趣的、被广泛传播的美食烹饪技巧类短视频 ,会让用户觉得生活技能提高,并获得愉快的感觉 ,更能让用户对通过短视频放松精神、减轻压力,对美食短视频持有积极的态度。
(4)大学生群体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态度会显 著正向影响其学习美食烹饪技巧和制作美食的意愿,且大部分用户并不会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接收短视频。
大学生群体对传统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美食短视频在传播传统饮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受访者的认可。传统饮食制作者和媒体宣传在推动传统饮食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美食需要更具创意性,同时提高服务环境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6.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行为影响
6.1提升大学生饮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当代大学生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得到了饮食文化的启蒙,对于饮食文化的认同根植于内心,还有学者分析受众需求对美食短视频的影响,如李艳萍 [5] 结合“互联网 +”时代下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增强其对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1)提高饮食文化素养:美食短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简洁明了的讲解,使大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2)激发饮食文化兴趣:美食短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大学生对饮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和传承饮食文化。
(3)丰富饮食文化内涵:美食短视频涵盖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使大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饮食文化内涵。
(4)促进饮食文化交流:美食短视频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饮食文化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饮食心得,学习他人的饮食经验,促进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6.2 为大学生传播饮食文化创造适宜环境
在利用短视频传承饮食文化前先观察一下周边 的舆论环境。当意识到自己是“多数”并且有很多人正在以相似的方式进行传播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短视频传播饮食文化。
6.3 短视频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美食短视频虽然对大学生有诸多积极影响,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消极影响。
(1)一些美食短视频为了追求点击率和观看量,可能会夸大食物的口感和效果,造成大学生的误导。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对食物的期待与实际体验不符,产生失落感。
(2)美食短视频的流行可能引发大学生的攀比心理。看到视频中展示的精致美食,一些大学生可能会产生羡慕和追求的心态,进而盲目跟风,追求奢侈和浪费。
(3)长时间观看美食短视频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准备考试或完成重要任务时,过度关注美食视频可能会使大学生难以集中精力。
综观全局,如今短视频还没能让更多用户主动去探索和学习美食文化,短视频平台应做好美食文化内容的整合创新,将优质文化与平台的“社交”属性相结合,帮助传播者实现裂变式的高校传播。同时,美食短视频制作者应注重饮食健康,传递正确的饮食观念,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饮食文化内容。强化本土饮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饮食文化自信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本土饮食文化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对本土饮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促进饮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罗清玉.互联网时代美食制作类自媒体运营特 点——以《日食记》为例[J].北方传媒研究, 2018(5):49-50.
[2] 刘江山.乡村美食短视频中饮食文化呈现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1.
[3] 葛畅,郭悦怡,李敏娜.从东坡美食发展看惠州非遗饮食文化的传播[J].今古文创,2024,(08):128-130.
[4] 郭朝阳.少数民族美食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D].河北大学,2023.
[5]李艳萍.基于受众心理探究美食类短视频受追捧的原因[J].电视指南,2018(14):18-19.
[6]程明媚.“吃播”类节目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0.
课题基金: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资助,美食短视频对大学生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20231338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