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李利思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81期
新沂市北京路小学 2214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新课标强调古诗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诵读、理解及积累阅读经验的具体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和在新课标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提出了三种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诵读与体验相结合、以及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古诗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 年全国统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回归课堂”作为重要的编撰依据之一,所编教材涵盖中华古诗文 132 篇,占据教材总篇目的 30%,足见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家教育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不可或缺之作用。

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1.1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方向的重要纲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并通过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以及文化自信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课标倡导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2古诗文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中,古诗文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强调古诗文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诵读古代诗词、理解基本内容、积累阅读经验等,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新课标下的古诗文教学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在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策略。通过将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与古诗文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创造出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农村地区常见的自然风光,如田野、山川、动植物等元素,教师可以在讲解关于自然景观的古诗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举例来说,如果在农村小学教授李白的《静夜思》,教师可以利用夜晚农村的宁静环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仰望星空,观察明亮的月光和闪烁的星星。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讲述李白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在静谧的夜晚中体会诗中的孤独和乡愁。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甚至尝试自己创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通过这种情境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文,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诵读与体验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提出了“经典、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四项教材择文要求。诵读与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朗读来熟悉文本,通过体验来深化理解。在诵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的音韵美、节奏美,以及语言的精炼和深邃。而体验则要求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诗文,通过想象和联想,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对古诗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举例来说,在农村小学教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诗的韵律。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登上学校附近的小山丘,亲身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景象。站在高处远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进而在心中构建起与诗人相似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现场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记忆诗句,还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登高望远、胸怀壮志的情感。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古诗文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

2.3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

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声音、图片、动画、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创设古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庐山的壮丽景象和瀑布的雄伟,通过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场景。这样的视听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欣赏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古诗文的朗诵教学。通过录音或视频的形式,学生可以反复聆听标准的古诗文朗诵,模仿语音语调,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不同版本的古诗文赏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探讨,明确了古诗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诵读与体验相结合、以及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古诗文教学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培养。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目标,而具体的教学策略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严珏.小学语文中低段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3,(11):55-56.

[2]周玲琴.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20):62-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