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园共育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人成长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父母作为幼儿接触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老师,如何在家中为幼儿塑造一个适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就变得极为重要,而老师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结合形成教育合力辅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就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家园共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现状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本文除了提供解决的方法,也提出了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家园共育
一、引言
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现在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将幼儿送入幼儿园,全权交由老师负责,而更多是要利用起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不断重组幼儿良好习惯教育组成部分,而家园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幼儿在幼儿期时的发展处于一个高速期,在此时期产生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的一生都产生影响,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在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方面起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培养起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会对幼儿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家园共育模式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模式。因此,如何将家庭教育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使得家长重视家园共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幼儿园利用家园共育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幼儿教师每天都不断地重复训练,并且要涉及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模板,从言语方面到行为方面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帮助幼儿重复,许多研究都证明,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一位幼儿教师需要做的便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能力,提升在园实践能力,在培育幼儿的求知欲的同时,更多的注重幼儿的全方位发展,从而能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发展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
三、家园共育对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辅助家长拥有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案
幼儿教育最离不开的便是父母的教育,父母作为幼儿每日接触最多的人群,拥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就是幼儿能否拥有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此指南指出了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共同构成,都是幼儿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力量。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应该与学校教育一起努力,补充资源,形成合力,帮助幼儿教育有序,定性和有效地进行。例如:
1.家长会的形式:可以采用圆桌会议、主题分享或工作坊的形式,让家长参与讨论和互动。比如,设置一个主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家长们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策略或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集思广益,共享教育方法。
2.帮助家长的活动:可以组织定期的家长工作坊,比如亲子沟通技巧、儿童心理发展等主题,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家长来分享;还可以举办家长互助会,鼓励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验,形成良好的育儿社群。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家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为家长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服务。
(二)游戏成为习惯培养的有效载体
幼儿园的老师和父母应该经常相互沟通,交换思想,共同提出方案,并反馈教育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才能实现同步教育。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尤其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确,游戏渗透到儿童日常习惯养成的方方面面。通过游戏和其他方玩法不同的“角色”,不依赖外部条件,学会担负社会责任,并产生许多超越现实生活的言语,情感和行为表达。使儿童能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练习,巩固和积累现实生活的经验,并在更深层次上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方法。例如,通过“婴儿之家”游戏,“婴儿”在睡觉时哭泣,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睡眠姿势不良以及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帮助孩子们纠正“婴儿房”中婴儿的睡眠姿势。并要求他们不要趴着睡觉。在音乐游戏中,带领孩子们玩洗车游戏,使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并互相帮助。活动结束后,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帮助父母共同参与游戏设计,使教育活动得以继续。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养成教育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位父母,是学生的行为和习惯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模仿和仰望的对象。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因势利导和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与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在教育幼儿园教师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先进的教学观念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提高教师的工作观念和理论水平。在教育幼儿园教师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推广良好习惯理论:
1.在幼儿园进行强化学习和交流。开展一定的习惯养成教育培训。使得幼儿老师拥有成型的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通过集中学习,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能力,扩大了幼儿园教师的理论层次。
2.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激励幼儿园教师继续学习,让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参观高等学校,参加课程教学班或在职研究生,幼儿园分配特殊待遇。每年用于订阅幼儿园教师学术期刊的资金使幼儿园教师的理论和专业素质不断进步。
结论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总是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事情入手,从小就教育幼儿。在新形势下,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等的共同教育,全面促进幼儿养育教育,为幼儿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使儿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关,要夯实基础,强调实践,要求是具体可行的。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有打算地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雅慧.巧用小妙招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J].第二课堂(D),2023,(09):84.
[2]陈晗.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行为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9):111-114.
[3]马静雯.幼儿园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J].第二课堂(D),2023,(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