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于娜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81期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站前小学校 136100

摘要:“教—学—评”融合模式,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项创新教学策略,其核心聚焦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无缝对接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评价体系,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与协同,有效回应新课程改革的呼唤,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坚实道路。本文围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并实施“教—学—评”融合模式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育者需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教学、学习及评价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确立整体性育人理念,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精心设计与实践。在此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需紧跟新课标指引,精确把握教学、学习及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将评价机制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在驱动力,以此促进教学相长,优化学习成效,并全面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这一模式不仅强化教学评价的反馈与激励功能,还促进英语教学的深度变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以评价为纽带的生态系统,其中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此模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核心,确保所有教学活动和评价措施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框架下,教学评价不 再是孤立的一环,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教师通过持续、全面的评价,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需求,从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这种即时反馈机制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促进他们自我反思与成长。并且,“教—学—评”一体化还强调对教学过程的持续优化。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效果,从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提升教学的质量,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1.科学开展教学设计

在英语课堂的动态环境中,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这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教师需首先深入剖析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精准提炼教学要点,将宏观的课程标准与微观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为教学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教师需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支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与文化意识,为每堂课量身定制具体的素养发展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精心策划教学活动,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建立一套与教学目标紧密对接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内容全面覆盖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与文化意识四个方面,以此保障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之间的无缝衔接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旅程的首要驱动力,其为学生主动探索英语世界铺设基石。在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常侧重于知识点的直接传授,依据个人教学经验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却可能忽视激发学生内在兴趣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学生参与度受限。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思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位置,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为英语课堂增添无限活力与吸引力。

例如,以“Unit5 It Didn't Become Gold”为例,该单元围绕着魔法与惊喜的故事展开,通过奇幻的情节引导学生学习过去时态,探索日常事件中的意外变化。教师巧妙地利用“Story time”部分,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纷纷化身故事中的小探险家或魔法师,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与行动,深入理解故事中“It didn't become gold”的转折与含义,从而在趣味中巩固过去时态的使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为进一步延续这份学习热情,教师在“Fun time”环节创意性地设计一个“时光机里的奇遇”互动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们被邀请用“I found a magic stone, but it didn't turn into…”这样的句型来描述自己在想象中的冒险中遇到的非预期变化,如“I found a magic stone, but it didn't turn into a treasure chest. It became a pile of stones instead.”其他学生则根据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描述进行猜测与互动,游戏氛围热烈而有趣。随着游戏难度的逐渐增加,学生们不仅灵活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还在创造与分享中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深切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挑战。

3.实施多元评价

在教学评价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应当确保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实现学习与评价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评价在促进学习上的效能。教师应展现出高超的评价艺术,巧妙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融入即时反馈与长期评估的视角,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全方位地审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成果。基于学生的具体表现,灵活调整评价策略,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传递,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为构建更加全面且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语言反馈、测试评估、作业检查等,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这一教学主题下的“Story time”活动中,无论是深入阅读分析、生动情景对话还是创意故事演绎,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自我评价机会。在阅读环节,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古代造纸术相关词汇的理解、历史情节脉络的把握以及阅读技能提升等方面的表现;在情景对话中,他们可以关注自己发音的准确性、语调是否符合历史语境以及表达是否流畅自然;而在故事演绎时,学生则可以从创意的展现、历史人物的精准塑造以及整体表演的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全面审视《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这一教学主题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等多个方面。通过细致剖析,教师应能识别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如教学资源的选择、学生兴趣点的把握等。基于这些深入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应积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优质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学习及评价三者间无缝衔接、协同增效的典范。只有当这三者紧密融合、相互强化时,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为小学英语课堂带来革新面貌,不仅提升教学效率,更深化英语教育改革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文娟.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22(73):16-18,22.

[2]王艺真.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1):93-9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