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并探讨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应用。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发现初中数学学困生在数学概念理解、解题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包括分层教学、差异化辅导、情境教学等在内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个性化教学
一、引言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困难,成为数学学困生。这些学生往往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成绩低下、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的生活。因此,深入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并探索有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分析
(一)数学概念理解障碍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然而,许多数学学困生在理解数学概念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概念的定义,而未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一些学困生可能只是记住了函数的定义,而未能理解函数的本质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可能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和应用中出现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概念的核心意义。
(二)解题能力障碍
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数学学困生在解题时存在困难。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地表达解题过程。例如,在解决应用题时,一些学困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态度障碍
学习态度在学生的学习成果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众多数学学困生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数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这直接导致学习动力的匮乏。并且,自信心的缺失也是一个明显问题,在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时,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就像有些学困生,仅仅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丧失信心,从此便不再努力钻研数学知识,使得数学学习情况愈发糟糕。
(四)学习方法障碍
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习效率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数学学习领域,不少被视为学困生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未能熟练掌握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一系列科学的学习方法。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框架,明确重点难点,但他们往往忽视这一环节;复习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他们却不重视;做笔记有助于整理思路、记录重点,他们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并且,对于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他们更是茫然无知。例如,有些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思想开小差,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要点只能一知半解。课后他们也不及时复习巩固,没有将课堂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记忆强化,使得所学知识在脑海里留存的时间短暂,遗忘速度较快。如此恶性循环,随着知识漏洞的不断增加,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愈发吃力,学习成绩也就难以得到提升。
三、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优等生,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生,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对于学困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差异化辅导
差异化辅导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考试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例如,对于数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解题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引导思路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可以通过谈心、鼓励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旅游、游戏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商品的折扣、税率等问题;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时,可以创设一个装修房屋的情境,让学生计算房屋的面积、墙面的面积等问题。通过这些情境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数学知识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几何定理、如何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问题;在学习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问题、选择解题方法、解决问题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
四、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例如,在某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和差异化辅导的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优等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中等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得到了加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五、结论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数学概念理解障碍、解题能力障碍、学习态度障碍和学习方法障碍等方面。针对这些障碍,采用分层教学、差异化辅导、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个性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个性化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才翰, 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涂荣豹. 《数学教学认识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顾泠沅. 《教学实验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4]郑毓信. 《数学教育哲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5]王光明, 范文贵. 《新版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6]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马云鹏. 《小学数学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