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培训及应用现状

王梅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48期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637000

摘要:本文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分析了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培训现状及应用情况。通过对南充市部分社区医院的调研,文章揭示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同时,分析了当前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医院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健康中国;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培训与应用

引言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传统医学的价值逐渐被重视,尤其是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作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具备独特的治疗优势,如调理体质、促进康复等,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社区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南充市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辖区内的社区医院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与护理技能存在差异,培训体系和效果亟待提升。本文旨在分析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培训现状,探讨其应用中的优势与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为南充市及其他地区社区医院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一)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普及情况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南充市部分社区医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普及程度相对较低。根据调查,南充市主要社区医院已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引入常规护理工作中,如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等技术被应用于缓解病人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方面。部分医院还开展了中药调理、体质辨识等中医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患者反馈。

然而,技术的普及仍受限于护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及医院资源。虽然一些大型医院已开始逐步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作为核心服务项目,但大多数社区医院仍处于中医护理技术试点阶段,相关技术应用的全面覆盖尚需时日。

(二)培训情况与现存问题

南充市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培训工作开展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与标准。目前,部分医院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内部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但培训内容较为简化,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短、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存在脱节。

此外,受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制约,培训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医院未能按照国家或地方的政策规范开展培训,缺少对护理人员的考核与认证机制,导致培训的效果难以评估。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中医专业护士,很多医院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困境。

(三)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与需求

根据调研,南充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水平整体较低。虽然部分护士通过自学或外部培训掌握了部分中医护理技能,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护理人员普遍反映,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难以真正掌握相关技术。

此外,随着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对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成为推动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

二、南充市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成效与问题

(一)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通过对南充市几家社区医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艾灸和推拿为例,这些技术在缓解慢性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消化不良、促进睡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比实验,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技术后,普遍反映疼痛减轻、睡眠质量提高、体力恢复较快。另外,部分医院通过中医适宜护理技术辅助治疗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老年病等,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相应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许多护理人员未能充分掌握中医理论与技术,造成技术应用效果不显著。其次,护理工作中涉及的中药成分、针灸治疗等操作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操作规范来保障患者安全。此外,由于部分社区医院资源有限,无法为护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这也制约了技术的深入应用。

(三)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相关政策逐步出台,支持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推广。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并推动中医药服务的普及。在政策支持下,南充市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资金投入,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训与认证体系。

三、南充市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培训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培训体系建设

1.统一标准与课程设置

南充市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培训体系,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课程大纲。不同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等)应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技能要求,确保培训内容具备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护理人员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确保护理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

考虑到南充市各社区医院的地理分布和护理人员数量,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培训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使护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中医适宜护理技术。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课程等形式,护理人员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线下培训则可通过实操课程、现场指导等方式,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员的需求。

3.多渠道资源整合

南充市可以依托现有的中医医院、护理学院及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化的培训课程。通过与高职院校、技术培训机构的合作,借助其教学资源和专家团队,能够有效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南充市还可通过引进其他区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补充本地培训体系中的不足,提升整体培训水平。

(二)提升培训质量与效果

1.增加实操环节,注重实践操作

目前,大多数培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护理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实际操作。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加强实操训练,特别是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操作技能训练。培训课程应安排更多的实操环节,如模拟患者场景、现场演练等,帮助护理人员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操作技巧。

2.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为了更好地帮助护理人员理解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培训过程中应增加案例分析的环节。通过展示实际的患者案例,护理人员可以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学习如何将中医护理技术与具体的临床情况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应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激发护理人员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提升其临床判断力。

3.结合中医文化与基础理论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不仅仅是技术操作,背后还蕴含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和文化。因此,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施护和中医文化的讲解。护理人员需要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等核心思想,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这不仅有助于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

(三)建立长期跟踪与评估机制

1.定期评估与反馈

为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南充市应建立培训后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了解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对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情况。考核方式可以结合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评估,通过综合评价帮助确定培训效果的达成情况。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调整,确保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建立技能认证与晋升机制

为了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南充市可以考虑建立中医护理技能认证机制,设置不同的技能等级,并为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颁发相关证书。优秀的护理人员可获得更多职业晋升机会和激励措施,例如提供职位晋升、薪资提升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能够推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医院中的广泛应用。

3.后续支持与技术更新

除了培训和评估,南充市还应为护理人员提供后续支持。中医适宜护理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护理人员需要持续跟进技术的最新动态。因此,南充市可定期组织技术更新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新的护理技巧,并确保他们能有效应对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同时,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结束语

通过对南充市社区医院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培训及应用现状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培训质量与效果、建立长期评估机制等具体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有效的培训与技术推广,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能进一步推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社区医院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和菁,郭敬.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 2023, 42(2):5.

[2] 徐青丽,洪鲜,屠江锋,等.综合性医院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如何解决"三关"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0, 27(5):4.

[3] 程串串."健康中国"背景下骨科人员中医临床技能,素养和培训现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 32(4):73-75.

[4] 张丙娟.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全科化在乡镇卫生院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 2024, 16(2):42-44.

[5] 程贝贝.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养护)思政元素融入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路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9):5.

课题:南充市社科联十四五规划课题:NC24B2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