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为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改善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该文章详细介绍了全面分层浇筑法、分段分层浇筑法及斜面分层浇筑法等常用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分别从基础、梁板、墙体等构件混凝土浇筑环节总结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管控、严格混凝土养护等,可为后续同类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0引言
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最为重要的分项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对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影响其质量因素众多,任何环节控制不到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工程实践中,应结合建筑工程基本特征,并充分考虑人员、技术、环境、工艺等各方面因素,科学组织混凝土浇筑施工,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该文章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详细介绍了常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总结了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以期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1建筑工程混凝土分层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程序较为繁琐,对质量要求较高,混凝土质量浇筑质量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合理选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效果,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有分层浇筑法、跳仓施工法等,其中以分层浇筑法应用最为普遍。为此,该文章重点针对分层浇筑法进行分析。
1.1全面分层法
全面分层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具有技术简单、快速高效、质量可控等优点。实际应用时,应科学掌控好各层混凝土浇筑时机,确保在底层混凝土固结前实施上一层混凝土浇筑施工。
此外,采用该技术施工过程中,应掌控好分层厚度及浇筑速率,确保连续浇筑,避免长时间中断,以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1.2分段分层法
分段分层法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大的混凝土构件,比如筏板、地库防水板等。实际施工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厚度及分段长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效果。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厚度构件,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mm左右,分段长度为10m。混凝土浇筑时,应科学掌控好各层混凝土浇筑时机,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前必须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该浇筑方法通常和跳仓法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病害。
1.3斜面分层法
斜面分层法适用于较长的混凝土构件,具有工艺简便、高效便捷等诸多优势,尤其对于筏板基础施工优势更加显著。采用该方法施工时,应着重控制好斜面分层角度、厚度及时机等因素,其角度以20°~30°为宜,层厚控制在0.5m。同时,混凝土浇筑时应强化过程管控,科学实施振捣作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各点振捣时间控制在10s左右,严禁出现漏振现象,从而有效防止蜂窝、孔洞等问题。此外,应特别强调的是,采用该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均匀、连续施工,禁止中途间断,以免出现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浇筑技术工程运用
2.1基础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实际施工时,应按照工程结构形式,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具体划分为阶梯式、大面积、条形三种浇筑形式。
(1)阶梯式浇筑是结合工程结构特点,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接缝。如杯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采用专业手段将最底层混凝土处理密实,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进行上部柱体施工。若基础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标准要求,便进行上部柱体混凝土施工,会导致上部柱体混凝土严重挤压杯形基础,使基础混凝土产生破坏,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威胁施工安全;
(2)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是采用分层、分段方式进行施工,此方法广泛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能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显著降低水化热量;避免混凝土升温过快,防止表面开裂;
(3)条形混凝土浇筑方式对技术要求较高,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接缝,应科学控制浇筑过程,实现各施工段的无缝连接,施工段长度应控制在2-3m左右,待前段混凝土具备一定承载能力时,方可浇筑下段混凝土。
2.2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施工时,如果两种构件技术参数不同,其所选用浇筑方法势必存在差异。
(1)梁板构件混凝土施工时,应根据结构特点、材料性能等各项指标,科学完善浇筑方案。如密肋楼盖施工时,应依据阶梯分布状况,利用赶浆法按照先梁柱后顶板的顺序完成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执行,确保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布料厚度,使其稍高于设计厚度,确保振捣密实后板厚仍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振捣工作,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振捣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状态,判断是否振捣到位,并根据振捣时间及频率,对振捣效果实施优化;
(4)待密实度达到标准要求后,作业人员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收面,以有效提升结构表面平整度,防止混凝土裂缝。
2.3墙体混凝土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采取竖向分层方式进行施工。浇筑作业前,应预先完成模板系统施工,经相关部门检验通过后,方能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
(1)墙体浇筑时,必须均匀、连续浇筑,同一面墙体中途停顿、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与特殊情况必须间断浇筑,应合理设置施工缝,并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缝留设位置;
(2)剪力墙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施工人员应先对其实施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浇筑前进行洒水湿润,以实现新旧混凝土的可靠连接;
(3)若墙体存在洞口,应从洞口两侧对称、同步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严禁从一侧浇筑,避免一侧压力过大造成洞口变形,影响浇筑质量。
2.4钢筋定位准确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检查钢筋位移情况,避免混凝土冲击作用导致钢筋位置发生变化,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
(1)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较强的冲击力,迫使钢筋发生移动,因此必须安排专人对钢筋实施纠偏处理,避免移位过大;
(2)建筑构件梁柱节点处钢筋密度较大,混凝土振捣难度较大,需配合小型插入式振动棒实施振捣作业,从而有效提升振捣质量,保证混凝土成型效果。同时,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精力集中,尽量避开钢筋及模板位置,防止对钢筋、模板造成干扰,降低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混凝土材料管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合理制定混凝土浇筑计划。相关部门应充分进行市场调查,货比三家,优选口碑好、实力强、品质好的混凝土生产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并实施材料生产全过程监控,全面执行入场验收制度,严格混凝土质量检查,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质量。同时,对于特殊构件,应根据具体要求合理调整混凝土配比及组分参数,如抗渗构件,应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避免对构件内部钢筋造成锈蚀。
(2)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制度。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应科学完善质量管控制度,严格规范施工行为,保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以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3)加强现场管理。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技术及质量管理人员,并安排专人监管混凝土浇筑施工,及时制止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并督促施工单位纠正,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2强化混凝土浇筑过程管控
(1)调整配比。混凝土材料配比直接决定其品质和性能,对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混凝土制备时,应预先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发挥最佳使用性能,保证混凝土成型效果。
(2)严格拌和过程管控。混凝土拌和时,根据设计给出的配比实施拌和,正式拌和前先进行试拌,以获得最佳拌和参数。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拌和速率及时长,避免出现离析问题。
(3)强化工序检验。混凝土进场后,应现场进行坍落度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浇筑。浇筑成型后,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收面,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对于混凝土接茬位置,混凝土浇筑前应凿除表层松散混凝土,直至露出新鲜、坚固混凝土骨料,以提高新老混凝土连接效果。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待养护完成后,应对混凝土强度、尺寸及浇筑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质量不合格部位应要求施工方整改,整改完毕后再次进行质量检验,直至质量满足要求,验收不通过,一律禁止使用。
3.3严格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本要求如下: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作业,可采取表面覆盖薄膜、洒水等方式进行养护,严格控制养护时间,针对温、湿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加强养护管理能有效避免裂缝产生;
(2)冬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如添加防冻剂、覆盖毛毡等,防止冻胀破坏;
(3)针对有特殊要求建筑结构,如基础、后浇带、地下室顶板及外墙等,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防止因养护时间过短导致质量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程序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因此,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实际施工要求,合理选用混凝土浇筑方法,科学建立质量管控体系,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及现场管理,科学配置技术及质量管理人员,并安排专人监管混凝土浇筑施工,及时制止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并督促施工单位纠正,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管控,合理优化配合比设计,并严格工序检查验收,做好施工细节控制,全面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占飞,张勇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中高层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No.492(22):214-216;
[2]詹国富,陈泓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23,No.311(02):155-157;
[3]朱锦枫.探究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1):69-70;
[4]胡展孝,耿建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6):11-13;
[5]王建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C]//.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2019:343-345;
[6]张若飞.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05):152-154;
[7]张爱鑫,谭锋,杜京,陈慧,程景铭.泰国高温环境下美国标准大体积超厚底板混凝土浇筑及抗裂技术[J].建筑技术,2020,51(05):554-557;
[8]林培仁,王永钿,李章建,张毅科,郑龙能,赵彦.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浇筑质量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2,10(03):75-79.;
[9]刘方啟,杨加奇,鲁光荣. 液压式布料机在高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技术[C]//.2021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1:444-445;
[10]邱冬梅,刘朝建,柘孝金,罗朝贵. 高海拔峡谷地区鱼道大型钢管混凝土柱群快速施工技术研究[C]//.2020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