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在“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结合人教版教材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方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加强师生对话,提升教育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益凸显。然而,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形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等问题。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在教育形式上,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主题活动,这些方式虽有其必要性,但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师生互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往往因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这直接导致了教育效果的减弱。更为关键的是,当前的教育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需求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持久。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
二、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教育策略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是基础。全员育人要求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在人教版教材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章节,为全员育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师生共同讨论、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也应在日常交流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实施全程育人的教育模式,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性的关键。全程育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从入学到毕业,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在人教版教材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可以作为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创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手段,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全方位育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传授,还要在实践中进行体验教育。在人教版教材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结合学生社区实际,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深入人心。
三、提升教育实效的策略优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育,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交流研讨,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运用正向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热情,促使他们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优化教学手段。通过这些举措,旨在打造一支既具备高素质又拥有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时代特征,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依托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高校应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时代元素,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本教材,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如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强、实践性高的教学手段,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切实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
高校应构建高效的师生互动与反馈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并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与遇到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实施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系统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以便灵活调整教育策略。此外,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成长历程与进步情况,为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通过构建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实施全程育人的教育模式、创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手段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强化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等策略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仍将继续深化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夏澈.“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24,31(06):22-24.
[2]郭甜甜,朱昭阳,王琴,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就业与保障,2024,(06):70-72.
[3]樊琦.“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吉林教育,2023,(2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