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园共育模式下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探究
摘要: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幼儿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它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审美趣味,他们的情感认识等等。绘本阅读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单凭幼儿园一家之力很难将绘本阅读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家园共育模式的引入,可以将家庭与幼儿园的资源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绘本阅读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绘本阅读
引言
对于3-6岁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其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在这两个区域所接受的教育对其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仅仅依靠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并不能将绘本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化。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迫切需要积极地开发教育资源,扩大教育阵地,让家长广泛地参与到儿童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来,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中获得经验,提高认识。
1绘本阅读
绘本以其丰富的图画、浅显易懂的语言,充分地引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协调发展。然而,阅读却是学习者获取信息和提高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幼儿认知水平低,图画书阅读适合处于初级阅读阶段的幼儿。
2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就是要让“家”与“园”携手共进,共同促进幼儿学习和成长。在这篇文章中,将家园共育落实到绘本阅读活动中,指的是家庭与幼儿园双方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目标,协同工作,提高绘本阅读的有效性。
3家园共育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作用
3.1扩大幼儿儿童绘本阅读资源库,丰富幼儿阅读环境
家庭和幼儿园各自拥有不同的绘本资源。幼儿园通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绘本供幼儿在园阅读,但家庭中父母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购买或借阅更多个性化的绘本。此外,家庭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加温馨、宽松的阅读空间,幼儿可以随时随地与父母一起进行绘本阅读,而幼儿园则能提供集体阅读、互动分享的氛围和专业的阅读指导。通过家园共育,能够整合双方资源,拓展幼儿的绘本阅读资源库,丰富阅读环境。
3.2加强幼儿阅读习惯和培养兴趣
在家庭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幼儿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影响。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参与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与幼儿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固定阅读时间,如每天晚上安排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光,幼儿会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家庭与幼儿园在绘本阅读中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互动活动,能够不断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使幼儿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4营造绘本阅读环境,家园共育
4.1设置专门的阅读角落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幼儿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放置一个舒适的小书架、柔软的坐垫或小沙发,营造安静、温馨的阅读氛围。这个阅读角落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装饰,如张贴幼儿喜欢的绘本角色图片或挂上一些彩色的阅读标语,让幼儿感受到阅读是一件有趣且重要的事情。
4.2建立绘本阅读专用区
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绘本阅读区,区域内摆放充足的绘本,按照不同年龄段、主题、类型进行分类陈列,方便幼儿自主选择。阅读区的布置要舒适、富有童趣,设置舒适的座椅、地毯,光线要充足。同时,可以在阅读区内展示幼儿的绘本创作作品,如绘画、手工艺品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热情。
5家园共育模式下的绘本阅读活动体系实施策略
5.1全面解读《指南》的内容,梳理出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可以实现的五大领域目标
阅读倡议的提出是开展家园共育模式下绘本阅读活动的第一步。为保证教师所提出的阅读倡议能够切实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应充分解读《指南》内容,梳理五个领域各目标中可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实现的切入点。
例如,《指南》将身心状况概括为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以及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三个层面,并按照3~4岁、4~5岁、5~6岁三个阶段分别设定了目标。基于此,教师将家园共育模式下的绘本阅读活动体系中“健康领域绘本阅读”的第一个目标设定为“身心状况”。但通过绘本阅读使幼儿具有健康的体态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对于“身心状况”目标,教师可将“情绪安定愉快”作为切入点设计并提出阅读倡议,如提出“通过阅读提升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一活动倡议。为保证家园共育模式下绘本阅读活动体系的贯彻实施,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指南》五个领域各目标中可供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切入点,并设计了相应的阅读倡议主题。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的绘本阅读活动中,组织家长一起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应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提出绘本阅读倡议。线上方面,教师可利用家园交互群围绕某一阅读活动主题提出绘本阅读活动倡议,发布活动规则,指出亲子共读某类绘本能够提升幼儿某方面的能力,以提升家长的认知,促使家长积极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线下方面,教师可借助家长开放日提出绘本阅读活动倡议,说明活动规则并为家长答疑解惑,以调动家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5.2精选适用于学前教育和幼小衔接的阅读书籍
近年来,国内适用于学前教育和幼小衔接的绘本种类不断丰富,为幼儿园顺利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如,针对“通过阅读提升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一倡议,教师可选择《杰瑞的冷静外太空》《我生气了》《今天我是可爱的小傻瓜》《生气汤》等绘本;针对“通过阅读帮助幼儿掌握文明用语”这一倡议,教师可选择《好孩子行为规范绘本》《没礼貌的小猪》《我讲礼貌》等绘本;针对“通过阅读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这一倡议,教师可选择《汤姆挨罚》《和甘伯伯去游河》《图书馆狮子》《假如人人都这样》《红绿灯眨眼睛》等绘本。
5.3提供可供家长参考的可操作阅读范例
家园共育模式下的绘本阅读活动可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对此,幼儿教师可为家长展示一些具备操作性的阅读案例,供家长借鉴参考,促使家长采取多样的方式陪伴孩子完成阅读绘本。
例如,以“基于阅读促进幼儿动作发展”这一倡议为例。教师为幼儿选出了《会说话的手》作为阅读书籍。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家长可采用示范解说的方式陪伴孩子开展绘本阅读,鼓励孩子跟做家长的示范手势,如绘本第一章中呈现了如何用手指表示年龄,那么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为幼儿示范如何用手指表示1~5岁,并鼓励幼儿跟做,以此训练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5.4以阅读明星为契机,激发家长和幼儿的阅读热情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借助阅读明星评选环节激励家长与孩子提升阅读绘本的积极性。关于阅读明星评选规则的设定,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打卡的形式,若某幼儿在一个月内阅读次数最高,则可获得阅读明星的头衔,教师会在班内进行公开表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教师还可定制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文具,将其作为阅读明星的奖品,用以激励幼儿及家长积极参与绘本阅读活动。
6家庭共同参与绘本阅读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与选择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幼儿园,都要充分尊重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自主选择权利。不要强行要求幼儿阅读特定的绘本,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喜好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例如,如果幼儿对恐龙题材的绘本非常感兴趣,家长和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相关的绘本资源,并引导幼儿深入探索恐龙知识。
6.2保持家园沟通与协作的一致性
家园双方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要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阅读情况,家长也要将幼儿在家中的阅读表现告知教师,以便双方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阅读计划和活动方案。
例如,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方面,家园双方要共同制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并相互监督执行,避免出现一方重视而另一方忽视的情况。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家园共育模式下的幼儿园绘本阅读,能给幼儿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阅读体验,这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想象力、情绪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阅读环境,开展多样化的家园合作阅读活动,同时注重活动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并对其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家、园两家的教育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幼儿园与家庭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家园共育”的绘本阅读模式,为幼儿开启丰富多彩的阅读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越.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4,(26):55-57.
[2]邓励.家园共育背景下亲子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3.
[3]季红.家园共育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J].求知导刊,2022,(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