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

吴佳鑫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4年168期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354200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本文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建筑构造课程的特点与思政教育目标,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提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旨在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政素养的建筑工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字:乡村振兴;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作为培养建筑工程领域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建筑构造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是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建筑构造课程的特点与思政教育目标

(一)建筑构造课程的特点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理论性强:建筑构造课程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如土木工程识图、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性强:建筑构造课程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合性强:建筑构造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土木工程、建筑学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思政教育目标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建筑构造结构时,引入国家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在讲解建筑构造施工材料时,介绍环保、节能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在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和项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环节与思政教育的衔接

在建筑构造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注重与思政教育的衔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参加建筑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乡村振兴视角下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为了加强建筑构造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为了加强建筑构造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可以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增加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思政元素。同时,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案例库、实训教材等,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加强建筑构造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四)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为了加强建筑构造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案例分析

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构造课程为例,该学校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进行了以下实践:

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该学校在建筑构造课程中融入了国家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环保、节能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该学校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和项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入了辩论赛、演讲等思政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实践环节与思政教育的衔接:该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建筑工地、参加了工程测量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

六、结论

乡村振兴视角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政素养的建筑工程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课程思政探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云南日报,2021.3

[2]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中国青年报,2021.4

[3]四方联动、五项工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