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孙宝萍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5年10期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后堡街小学 075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逐渐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等。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产物,而教育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教育改革也是必然的。准确地说,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学习与成长,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出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具体包括: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模型的构建与运用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也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脱节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许多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能力的应试训练上,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关注如何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而非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不够紧密。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2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局限性

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支持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互动和探索的机会。许多教师依赖于传统的课堂讲解和习题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导致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足够的培养。

2.3 课堂互动不足与学生思维发展停滞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氛围往往较为单一。许多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课堂互动形式单一,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充分的思维碰撞和表达机会,这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和数学建模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往往无法得到深入地思考与实践,导致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提高课堂互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进行思维分享,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核心素养。

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路径

3.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

为了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并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例如,教学目标应不仅仅聚焦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活动与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3.2 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式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思维。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享思路,提升其沟通与协作能力,进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情境教学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其数学建模能力。通过这些创新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3 增强课堂互动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互动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让学生围绕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思路。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式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增强课堂互动,教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结合,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和增强课堂互动等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不仅能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互动软件, 2023(5):689-690.

[2]刘新勤."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 2023(24):83-85.

[3]崔淑珍.核心素养,课堂展现——浅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大众文摘, 2022(43):0043-00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