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下的初中高年级英语多模态语篇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王音迪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5年41期
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201802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以上海牛津9B教材Unit1 Saving the Earth为例,探讨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下初中高年级英语多模态语篇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高年级英语;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革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新方向。其中,对多模态语篇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强调学生应具备理解多模态语篇的能力。多模态语篇涵盖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如视觉、听觉、体态等多种模态。在初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学生面临更复杂的知识体系与阅读要求,传统单一的语篇教学难以满足其需求。深入探究多模态语篇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基于新课标解读多模态语篇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时代学生认知特点

新时代学生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接触大量多媒体信息。多模态语篇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符合其认知习惯。在初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视频、音频等非语言模态能将抽象的英语知识直观呈现,如在Unit1 Saving the Earth中,展示地球环境恶化的图片、相关纪录片片段,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环保的紧迫性,降低理解难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英语阅读学习。

(二)助力达成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三级)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多模态语篇主要内容、获取关键信息。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有效途径。通过接触多模态语篇,学生在阅读中锻炼“看”的技能,学会从图表、符号、动画等非语言信息中获取知识。在学习Unit1时,引导学生分析环保宣传海报中的图表数据,了解地球资源现状,同时结合文字说明,综合理解信息,提升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分析能力,助力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上海牛津9B教材Unit1 Saving the Earth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整合多模态教学资源

首先,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出Unit1中核心语言知识与主题内容。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多模态资源。从网络获取地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高清图片,如冰川融化、森林砍伐等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收集环保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如BBC关于地球环境的纪录片,增强学生对主题的感性认识;制作包含课文音频、重点词汇发音的音频资料,方便学生跟读模仿;设计与课文内容匹配的动画,如展示环保行动过程的动画,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将这些资源与教材文本有机整合,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二)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

在阅读前,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阅读兴趣。如展示一组污染严重的河流图片,提问学生“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在阅读中,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理解大意,然后结合课文中的图表信息,分析地球资源变化趋势,培养“看”的技能;组织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中提出的环保措施,结合收集的多模态资料,探讨其可行性与推广价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环保人士、科学家、普通市民等角色,就环保问题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环保主题的手抄报或海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模态,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合多模态语篇进行知识拓展

以Unit1课文为基础,拓展相关多模态语篇。推荐学生阅读环保主题的英文网站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包含大量图片、链接等多模态信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引导学生观看环保主题的TED演讲视频,学习地道英语表达,了解全球环保动态;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中的环保节目,锻炼听力理解能力。在拓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模态语篇中关于环保主题的呈现方式与内容侧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能力,加深学生对环保主题的深度理解,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拓展。

三、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教学

充分考虑初中高年级学生个体差异,在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在资源选择上,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多模态资料,如配有大量图片与简单文字说明的环保小故事;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具深度与挑战性的资料,如学术性较强的环保研究报告视频。在活动设计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基础较弱学生侧重完成基础阅读任务,如找出文章关键信息;基础较好学生则要求进行深度分析,如探讨语篇中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确保每个学生在多模态语篇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能感。

(二)强化“看”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看”的技能训练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如在Unit1中,教学生如何读懂资源消耗柱状图、环境变化折线图,从图表中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教授学生理解符号与动画意义,如环保标识的含义,通过动画展示环保技术原理。通过专项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从非语言模态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同时,将“看”的技能训练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如学生观察图片后,用英语描述图片内容,根据动画情节编写英语短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多模态阅读能力发展。

(三)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体系,确保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有效实施。在教学前,根据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与教学目标,制定详细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与标准,如对学生阅读技能、知识掌握、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如发现学生在“看”图表环节存在困难,及时增加练习与指导。在教学结束后,通过测试、作业、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提高多模态语篇阅读学习效果。

四、总结

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下的初中高年级英语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以上海牛津9B教材Unit1 Saving the Earth为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认识多模态语篇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多模态语篇阅读教学,并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小敏.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开展探究[J].求知导刊,2024,(36):68-70+76.

[2]刘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7):118-119.

[3]李颖.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词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48):153-1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