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 以读促写” 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孙博 那颖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5年50期
石家庄润德学校

摘要 : 随着“双新”政策的实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在语文教育领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经典研习的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围绕“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探索了在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中的具体实践。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读和写作训练的结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 双新背景、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以读促写

引言

“双新”政策的提出,意味着语文教育将面临着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改革。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场改革中,经典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如何通过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继承这些文化精髓,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方向。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的实施,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其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强调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这一教学策略中,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大量的经典文本阅读积累知识和素材,并通过写作的实践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这一策略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通过写作的形式加强对这些文化内容的感悟和再创造。本文将探讨在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如何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一、经典研习单元与“以读促写”策略的内在联系

经典研习单元通常以古代文学经典、诗词歌赋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著作为基础,旨在通过精读经典文本,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领会到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还能通过分析和理解经典中的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化背景等,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而“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正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经典研习单元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积累和知识储备。经典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境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极好的写作范本。这种学习不仅是对内容的理解,也是对语言的感悟和技巧的掌握。写作则是学生对阅读理解的一种表达形式,它要求学生通过文字将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通过写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因此,在经典研习单元中,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是实现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二、“以读促写”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以读促写”策略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典文本,设计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或散文,通过朗读、诵读等形式,引导学生细致阅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如背诵、分析、讨论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了解内容,还能从中发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欲望。

其次,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中,写作训练需要与阅读任务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通过写作进行表达。比如,在学习完一首诗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感悟文章,或是结合诗歌的主题写一篇议论文。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文字的表达技巧。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分享。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理解,激发彼此的思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讨论《论语》或《庄子》中的某个章节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表达自己对经典文本的看法。这种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

三、经典研习单元“以读促写”策略实施中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以读促写”策略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经典研习文本的难度较大,尤其是涉及到古文和经典诗词时,学生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在面对难度较高的文本时,学生容易产生阅读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经典作品的兴趣,是实施“以读促写”策略的一大挑战。

其次,写作训练往往存在学生思维定式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习惯了依赖模板式的写作模式,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传统写作的框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是实施“以读促写”策略的另一难点。

再者,教师在实施这一策略时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合适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收获。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应对不同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四、优化“以读促写”策略的实施路径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以读促写”策略的实施路径。首先,在经典研习单元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内容较为简单、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作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较为复杂的经典文本。通过逐步递进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逐步积累知识,为更深入的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其次,在写作训练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帮助他们突破写作的固定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通过同伴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最后,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困难,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通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结语

“以读促写”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双新背景下,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并提高其写作水平。虽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的双重锻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读促写”策略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劲帆 .“三新”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读写融合效率的思考 [J]. 中学语文 ,2024,(32):18-20.

[2] 李明明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优化策略 [J]. 高考 ,2024,(29):111-113.

[3] 余彦芬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 [J]. 高考 ,2024,(27):116-1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