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李文博
  
天卓梵尔媒体号
2025年54期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200

摘要: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本文系统阐述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在应用方面,其于电网调度、变电站运行、配电网管理及电力设备监测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智能算法与自动化装置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向微电网广泛拓展、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以及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的态势。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把握电力行业技术发展脉络,为智能化电力系统建设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助力电力行业向更高效、智能、安全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其供应的稳定性与高效性至关重要。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智能监测、控制与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从电网调度的精准指挥,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再到电力设备的智能运维,自动化技术不断革新电力行业的运作模式。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与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对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智能化电力系统的 “指挥中枢”,通过搭建覆盖全网的智能监测网络,实时采集电网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数据。借助高速通信网络将海量数据传输至调度中心,运用智能算法与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预测电网负荷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优化目标,自动生成并执行调度指令,合理分配发电资源,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优化。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系统可自动协调各发电厂的发电功率,调整输电线路的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降低线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二)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与系统集成,实现变电站运行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利用智能传感器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压力、机械状态等,并将数据上传至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运用故障诊断算法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评估,一旦检测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跳闸、隔离故障区域等。此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还能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与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使变电站逐步向无人值守模式转变,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行可靠性。

(三)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其运行质量影响供电可靠性与用户体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通过安装大量的智能配电终端,如馈线终端单元(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等,实现对配电网线路、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通过联络开关等设备进行负荷转供,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极大缩短停电时间。同时,系统还可根据实时负荷数据,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平衡三相负荷,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电力供应。

(四)电力设备监测与维护自动化

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在电力设备上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振动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局部放电检测仪等,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测。传感器采集的设备温度、振动、绝缘性能等数据,经网络传输至数据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与时间节点。基于预测结果,系统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实现从传统的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避免过度维修与维修不足,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二、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未来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实现更深度的融合。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制定。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海量电力运行数据进行挖掘,更精准地预测电网负荷、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为电网调度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赋予电力设备更强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决策能力,使设备能够根据运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工作参数,优化运行状态。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系统将更加智能高效,能够快速识别复杂故障模式,自动生成最优的故障处理方案,提高电力系统的自愈能力。

(二)向微电网领域拓展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供应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向微电网领域广泛拓展,实现对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等的智能化协调控制。通过先进的通信与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微电网内各单元的运行状态,根据负荷需求与电源出力情况,自动调整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与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策略,确保微电网稳定运行。同时,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互动也将更加智能化,实现灵活的并网与离网切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供电可靠性,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消纳。

(三)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随着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系统对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强,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未来,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加强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研发,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等,防止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确保智能化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下运行。

(四)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

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朝着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的方向发展。能源互联网旨在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与协同优化。自动化技术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建设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多种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控制与调度。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能源的特点与用户需求,优化能源生产、传输、分配与消费的全过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三、总结

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多个领域已取得显著应用成效,从电网调度、变电站运行到配电网管理与设备维护,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展望未来,其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向微电网拓展、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以及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等特点。这些发展方向不仅顺应了能源行业变革的需求,也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  何自立,游骏杰.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22):116-118.

[2]李隆辉.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2,(04):79-81.

[3]郑佳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石河子科技,2021,(05):21-22.

[4]王飞鸣.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21,37(03):131-1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