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思政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高志萍
  
新教研版媒体号
2024年14期
定远县实验小学 安徽滁州 233200

摘要:在当今社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更是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思政教育;一体化;小学语文;课程思政

前言:

思政教育一体化,即将思政元素融入所有学科之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语文课程,自古以来秉持“文以载道”之理念,其内涵博大精深,历史积淀丰厚,且涵盖广泛而深刻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其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进一步弘扬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更是传递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传统文化、革命情感、行为品德、民族情感以及理想信念等。这些元素通过巧妙的编排和生动的课文,使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讲述传统文化,如《端午粽》《中国传统美食》《传统节日》等课文,学生得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些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味道,还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革命情感类的思政题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题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学生要树立起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八角楼》《长征》《军神》等课文,为学生讲解了中国成立与无数革命英烈的故事。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更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这些课文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

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情感体验

在思政教育领域中,情感体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品德、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许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容易陷入“灌输式”的教学困境,即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地体验思政教育的内涵。例如,在讲述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革命英雄,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受革命英雄为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情景模拟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例如,在讲述环保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垃圾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能让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所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习空间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体验。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这些基地通常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让他们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社会实践是另一种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区、农村或企业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了上述两种活动形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来拓展学习空间。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能够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深刻的思政教育。例如,通过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而观看《建国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影视作品,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家的伟大和民族的复兴历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注重评价与反馈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卞欣.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08):97.

[2]董冰,孙丽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4,(02):73-75.

[3]翟耀军.融入中国传统美德,创新小学语文思政教育模式[J]. 吉林教育,2024,(04):20-22.

[4]李晓玲.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视域下小学思政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J]. 教师,2023,(31):129-1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