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兵团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研究

张婷
  
新教研版媒体号
2024年24期
中共疏附县委党校 844100

摘要: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相契合。兵团精神始终是凝聚人、吸引人、鼓舞人、感召人的精神动力,对促进新疆的发展以及屯垦戍边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新疆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兵团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

一、兵团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述

(一)兵团精神的内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新疆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不同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以来,几代兵团人扎根祖国边疆,认真履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在建设新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以民为本、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精忠报国、仁者爱人、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舍身取义等理念,这些内容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三)兵团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在扎根新疆大地,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群体精神特征,是凝聚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价值共识的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兵团精神主要的思想文化来源,兵团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兵团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分析

(一)价值理念的契合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精神的核心理念——热爱祖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古代,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矢志奋斗;现如今,虽然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热爱祖国”的情感仍然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热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精神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

在中华优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无私奉献,是兵团人始终坚持的品格和行动基石。兵团成立之后,在党中央开发和建设边疆的大力感召下,一批批有志之士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义无反顾地为屯垦戍边事业作出贡献。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精神的价值导向——艰苦创业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艰苦创业被视为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入世的重要思想。兵团精神中的艰苦创业,则是兵团人在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宝贵品质。自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以来,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把亘古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开创了新疆现代化事业。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精神的内在要求——开拓进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拓进取被视为一种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兵团精神中的开拓进取,则是兵团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党中央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升华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种极为可贵的兵团精神。

(二)社会功能的契合

1.文化具有社会整合作用

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其深厚的道德理念、丰富的哲学思想整合社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这种整合性、包容性在兵团精神中也有深刻的体现。兵团精神成为连接兵团人与祖国、兵团人与边疆人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文化具有社会导向作用

文化具有社会导向功能,它通过价值观以及规范体系,调整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勇敢等价值观,为兵团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支撑。兵团精神中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等内涵,正是对这些价值观的具体践行,引导着兵团人不断前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背景下兵团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增强文化自信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兵团建立、改革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创新,又通过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和延伸,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文化创新

兵团精神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兵团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形态和生命力。

(三)推动文化融合

兵团精神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融合的特点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张明玲.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安巧珍.兵团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6(8).

[3]刘耀霞.兵团精神的孕育形成与主要内涵[J].兵团党校学报,2021(2).

[4]《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人民日报》2022年7月16日.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