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

周康婧
  
新教研版媒体号
2024年24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22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为体育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等理念与花样跳绳这一新兴体育运动融合到一起,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练习质量。文章将分析“学、练、赛”一体化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探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意义、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练、赛”一体化;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

引言

花样跳绳运动在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以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采用的花样跳绳教学形式单一且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赛、练”一体化要求教师坚持以赛促练、学练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1]。大单元教学便于教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如何提升“学、赛、练”一体化、大单元教学与花样跳绳运动的融合质量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练、赛”一体化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一)“学、练、赛”一体化

“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强调小学体育教师要用比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从而助力学生深入理解体育动作和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质量。在积极参加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2]。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指教师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系统、完整的教学。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学生将把握好运动项目各个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并能在课内学习、课外巩固的过程中提高运动质量、发展体育素养[3]。

二、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教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学、练、赛”一体化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练习当中创造条件。大单元教学主张教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因而与传统的花样跳绳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模式更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习惯用“一刀切”的方式选取花样跳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比赛表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单元学习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质量[4]。

(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花样跳绳运动具有形式多样且组织灵活的特点,可以锻炼学生手、脑、脚并用的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围绕“学、练、赛”一体化和大单元教学的要求创新设计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内容,有助于将花样跳绳运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学生完成更高难度、更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奠定身体基础。

三、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及体质特点设计、开发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活动,由易到难、阶梯式递进地呈现大单元教学目标,才能将花样跳绳运动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落到实处。

(二)综合性原则

要想提升花样跳绳组合运动的育人价值,教师必须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将艺术美学、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内容融入花样跳绳组合运动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花样跳绳组合运动当中真正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实现综合发展[5]。

(三)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独特性,普遍对新颖、有趣的事物感兴趣,而难以在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探索欲的特点,不断创新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方法,更好地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四、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选取教学内容,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科学选择大单元教学内容,以及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科学性与针对性。例如,在三年级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练习与运用、展示或比赛三部分。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教学部分,学生要学习花样跳绳比赛的基本流程,并掌握常见的扭伤预防与处理方法,以及掌握2到3个单人单绳的跳绳动作;在练习与运用教学部分,学生要在不同节奏的练习中熟练掌握单人单绳的跳绳技巧,并逐步提升跳绳速度,提高耐力与爆发力;在展示或比赛教学部分,学生要与小组成员比赛一分钟单人单绳跳绳数量,进一步提升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提升教学目标的制定全面性。教学目标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期待学生取得的学习结果,具有教学导向作用。教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入手设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跳绳技能,如单脚跳、双脚跳,以及提高自身的耐力、心肺功能、速度及灵敏性。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动作技能、丰富比赛经验。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跳绳练习与展示,学生将提高体育运动信心;通过克服花样跳绳组合运动中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将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参加多人合作跳绳练习与比赛,学生将提高合作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单元教学效率

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以便带给学生更加新颖、有趣的“学、练、赛”一体化学习体验,有效提升学生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掌握质量。

首先,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三年级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向学生展示了“炫酷花样跳绳”的微课视频,激发了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教师以“参加区花样跳绳比赛”为情境,为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当中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要开展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育运动能力,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学习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了花样跳绳组合中的各个动作,如并脚交叉跳绳。之后教师在智慧教学平台上传了微课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重复观看动作展示视频,助力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动作要领。

再次,教师要支持学生合作练习。与个人练习相比,合作练习更具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提高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和增强团队凝聚力。为了优化学生的合作练习效果,教师还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类游戏,如跳绳接力赛、跳绳编队等,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合作练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同时,教师要扮演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合作表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

最后,教师要运用微课视频带领学生攻克重难点内容。花样跳绳组合运动看似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是学生取得理想比赛成绩的支持性因素。相比教师的口头讲解,微课视频更能将相关技巧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练习情况,教师明确了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跳绳总是绊到绳子,用绳很吃力,不能连续跳起来等。教师便运用相关视频向学生讲解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升练习与比赛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设计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练习情况设计比赛活动。例如,教师将并脚单摇跳与开合跳、交叉跳、勾脚等动作组合在一起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了“一分钟并脚单摇跳”挑战赛,以及“听口令变化跳挑战赛”,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向学生展示了相关比赛的视频,为学生深入理解比赛内容提供支持。其次,待设计好比赛内容后,教师要随机将学生分成“比赛组”与“裁判组”,再将这两组的学生进行轮换,强化学生的比赛体验。再次,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比赛规则,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例如,学生要在听到比赛开始的指令后才能动绳。教师还可用运动员违反比赛规则而被取消比赛成绩的反面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比赛规则的意义。最后,比赛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这部分学生的榜样、带动作用充分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寻找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为学生在之后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四)完善评价体系,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占据关键地位,具有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作用。新时期,教师要积极更新评价观念,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为学生的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学习注入新的动力。首先,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内容。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花样跳绳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最终取得的比赛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情况,如学习积极性、与同伴的合作表现、其他体育素养的发展情况等。教师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切实提升评价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形式。一是学生自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支持学生增强反思学习意识。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水平发展情况与学习进步情况等作出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同伴评价。学生可以从同伴的技术规范性和是否具备合作精神等方面做出评价。教师要为学生之间的互相观摩、互相点评创造条件,以此培养学生善于吸取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最后,教师要利用好评价的结果。教师要根据评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方案的内容,以便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束语

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围绕“学、练、赛”一体化及大单元教学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练习的方法,并合理设计比赛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寅喆.基于微课视角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D].武汉体育学院,2024.

[2]令贵平.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04):63-65.

[3]张丽丽,朱国庆.“学、练、赛”用于“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以小学五年级“花样跳绳组合与展示”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10):38-39.

[4]武振华.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山东省济宁市兴东小学,2022:3.

[5]孙春雨.绳彩飞扬——花样跳绳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2,(12):57-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