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效融合探析
摘要:面对全民教育的新时代,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跨界融合备受关注。如何将两者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逐渐成为了热点议题。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通过构建“一主多辅”的融合机制,借助社区教育中心的主导地位,开展多样化的送教进家庭活动,以此推动幸福家庭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善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早期教育质量,顺应时代趋势,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高效展开。
关键词:社区教育 家庭教育 融合
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心应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打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这是一种相互影响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当前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心的协作尚显不足,许多协作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推动学生发展。因此,我们应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更要注重道德和人格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学习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以德育为基础,以价值观为导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搭建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教学实践平台。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塑造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立足于人的全面成长的现实需求,家庭教育理应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之外,为其创造并提供在学校环境中所无法完全获取的发展机遇。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具体指引之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必须确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主动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职责使命,全方位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致力于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道德品性、行为习惯、文化修养以及生活技能等各个层面。例如,可安排孩子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赏爱国主义电影、学习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以期培养他们崇尚美德、乐善好施、尊敬长辈关爱幼小的优良品德。此外,通过集体植树、家庭大扫除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独立精神的养成。
举例来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成年人可以教导孩子,而孩子同样能够教导成年人。在社区环境中,“小老师”无疑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社区经过深入讨论与协商后,最初派遣网格员逐户走访,建立家庭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当高,对于上门登记的人员表现出极大的排斥情绪。随后,社区妇联提出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即招募一批“小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工作,结果迅速吸引了30名热心的孩子加入。最终,这些充满纯真童趣的“小志愿者”成功打开了住户们紧闭的大门。他们负责对小区的楼梯、楼道、儿童乐园、小花园的墙壁进行精心装扮和彩绘,所有的创作均出自孩子们的手笔。这样的做法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更是引导家长们自发地投身于社区的家庭教育活动之中。
二、依靠核心团队助力,打造社区教育中心
社区教育中心拥有一批富有热情、善于人际交往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应当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等社交工具,深度接触每个家庭,发现家庭教育所需,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当前,众多社区教育中心已与地方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展开紧密合作,社区教育可借助该渠道用于家教交流,发挥连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桥梁作用。
举例来说,社区教育应与社区党群联谊活动有机结合,为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创造机会,深化两者间的融合。在关注家庭教育需求的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家庭成员对社区教育的建议,广泛征询家长对社区教育的看法,从而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社区还可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如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学生的价值观与其优良传统文化和高尚道德修养息息相关,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亦是教育之重要元素。
三、倡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实现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需满足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要求,将社会实践融入教学过程,如社区组织活动、志愿服务等。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设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定期前往服务站进行义务劳动。同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强化学生培训。
例如,教师可安排学生或由家长陪同,每周前往社区进行义务劳动,或前往敬老院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义工活动,为有需要之人伸出援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单一课堂教学转变为实践活动,以增进师生交流,拉近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培养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想品德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方能更好地将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融为一体。
四、 构建“一主多辅”的系统
社区教育中心应发挥引领作用,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承担融入家庭教育的责任,多途径、多渠道协助解决家庭教育难题,持续提升对社区家庭教育的服务水平。此外,社区教育中心还应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如社区志愿者及社区义工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速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进程,扩大社区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例如:“如何辅导孩子作业?”这是困扰众多家长的问题。家长并非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子女的导师。为此,社区教育中心可设立“互助小组”,邀请社区教育中心的专兼职教师、中小学教师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士自愿加入。同时,社区教育中心也可引进心理学、法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教师,招募志愿者,组建一支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一对一”的授课及细致的作业辅导。
五、结论
总而言之,社区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的协同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少年乃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全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如何确保学生得以充分发展,学校、家庭、社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弓红霞,李海云.如何提升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基于政策网络理论[J].继续教育研究.2023,(2).
[2]徐宁霞.社区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幸福家庭.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