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程序化的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多发伤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为ICU多发伤患者实施程序化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下,对患者健康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68例ICU多发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最终的护理影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基于程序化的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健康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预见性护理;多发伤
ICU多发伤是因为同一种原因导致患者身体上产生多种不同损伤的状况,同时这种导致患者产生体表产生损伤的情况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这种时候在为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过程中,若未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导致伤口感染,此时将会提高患者最终的病死率[1]。所以需要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但是常规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最终健康的恢复情况影响较差,无法达到理想的护理目标。而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能够依据患者实施情况实施相应的镇痛镇静处理,同时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将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不足点实施护理,实现预防感染以及突发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快患者健康的恢复速度。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对ICU多发伤患者实施程序化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下的影响效果实施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8例ICU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23至65岁,平均(44.23±21.20)岁。对照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24至64岁,平均(44.35±20.34)岁。患者和家属均了解本次的研究目的;无精神疾病史;无心、肝、肾器官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把多发生患者送入ICU病房中后,应当为患者提供吸氧干预,同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电解质水平实施监测,检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导管的固定程度,对创口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患者主治医师的具体要求对创面实施消毒清洁处理,为对疼痛程度无法接受的患者,实施麻醉镇痛干预措施。
观察组:程序化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1)程序化ICU镇痛镇静:根据患者的镇静躁动评分情况,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若是超过两分后,应当为患者提供适当剂量的镇痛镇静药物,镇痛药物的使用方式主要选择通过微量泵的方式完成镇痛药物的静脉泵入。泵入后医师和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2)预见性护理干预:ICU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对受到气管插管影响导致无法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的患者,需要通过手势或写字等方式进行沟通,依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监测结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后,对各项参数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测记录,评定镇静镇痛效果。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状态的管理,加强导管的连接固定情况。每隔2h便需要为患者更换一次体位并对受压位置皮肤进行按摩,为患者实施被动肢体活动训练,防止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加强对ICU病房中的灯光管理,减少病房长时间的灯光刺激影响。按照医师为患者制定的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开关对镇静药物的输注,关闭镇痛药物后待患者逐渐清醒,同其进行沟通交流,监测患者体征的具体情况。此时表明每日的唤醒护理目的已经达到。结合对患者的评估后再次为患者提供镇静镇痛药物,直至达到理想中的镇静目标水平,结合患者实际个体情况,对镇静镇痛药物的泵入水平实施控制管理。
1.3观察指标
把护理实施后患者健康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内容:机械通气、ICU入住以及导管留置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平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t值检验,SPSS23.0软件分析,P<0.05差异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同对照组相比更快,呈P<0.05,如表1。
3 讨论
ICU是收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之一,而因为ICU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有创操作等情况的担忧[2]。使其对死亡的恐惧感不断增高,同时对亲人的思念以及邻床患者去世等情况的影响,均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所以应该为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镇静镇痛管理。其中程序化镇静镇痛是将镇静镇痛评分作为目标,随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用药手段以及用药剂量,实现消除患者疼痛减轻躁动焦虑的情况[3]。
镇静镇痛药物可减轻患者躯体的不适感以及痛苦记忆,实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神经兴奋度,预防身体躁动应激情况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结合患者多发伤的特点,为患者创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提前做好抗感染、置管以及肺部感染的护理,预防并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做好对不良情绪的缓解,提升最终的护理康复效果。此次的研究结果的对比可知,观察组的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呈P<0.05;充分表明了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健康的恢复速度,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健康的有效恢复。
总而言之,为ICU多发伤患者实施程序化ICU镇痛镇静方案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下,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应用于科室护理方案选择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隗静慧.程序化护理干预在多发伤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性比较[J].中国医疗保险,2022,(10):102-104.
[2]肖娟,郭春莲,刘乾文,等.专职化分层护理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0):65-67.
[3]陈叙连,赵媛,谢丽花.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及安全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2):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