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创新运用“三化三强”工作法探索关于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研究
摘要:“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是福建省委部署实施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本文以探索研究“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出发点,着力解读其蕴含的具体涵义,深入分析行动实施的实际难点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创新总结“三化三强”工作法,以期更好地在全市系统内深入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努力为行业乃至地方现代化建设作出南烟贡献。
关键词: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一、引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新春开工之际,福建省委即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开局之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号,这是福建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重大部署的工作抓手,也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新福建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有力依托。南平烟草作为国有企业、党的企业,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花大精力,下苦功夫,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底色,切实解决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表层难点和深层痛点,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南烟担当、作为和力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二、解读“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具体涵义
(一)“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蕴含着激励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1.深学争优走前头,要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前头。理论学习是广大党员干部学知识、长才干、提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干好事、干成事的必经之路。学好理论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识、统一行动,持续推动全市系统上下大力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同志在闽开创的重要理念和伟大实践,真正在学习理论上增进对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 敢为争先闯新路,要在踔厉奋发抓发展和齐心协力向前进上作表率。在全力推进南平烟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风有雨是常态,但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理应成为我们拼搏努力的姿态。要大力倡导全市系统党员干部增强锐气、朝气、志气,主动扛苦、扛难、扛重,做到想为、敢为、作为,要紧紧围绕南平烟草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和解决问题的自觉,不因条件受限而推诿、不因矛盾棘手而回避,做敢啃硬骨、敢接烫芋的新时代南烟人。
3. 实干争效创佳绩,要引导全市系统上下在推进福建烟草商业系统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贡献。要倡导全市系统党员干部强化“实干为要”的工作理念,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运用在“会干事”上,把力量汇聚在“干成事”上,要把实干的“效”切实体现到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合理增长、构建现代化烟草产业体系、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烟草市场监管、建强基层党组织、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确保各项成绩都经得住党和人民、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彰显了福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底色。
1. 积极发扬闽越精神是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自觉性。独特的山海地貌、多元的文化交流造就八闽子弟不畏艰险、求新求变的精神品质。南平作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留存有“开风气之先”的闽越先民精神,南平烟草应以敢拼会赢、勇闯能赢的顽强意志实施“三争”行动,将深厚历史滋养转化为搏击时代浪潮的非凡胆略,以鲜活生动的南烟实践将丰富的人文气质发扬光大,转化为争优争先争效的奋进动力。
2. 努力传承福建经典是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主动性。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习近平同志在福州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冲锋号角,到2021年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和2022年实施的“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再到今年部署“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都是对“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的传承和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3. 紧扣人民群众需要是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重要性。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更强烈,实施“三争”行动,归根结底是要沿着党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南平烟草实践,让闽北人民群众得以过上更高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
4.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必要性。目前福建经济基础恢复尚不牢固,作为经济大省,福建负有挑大梁、稳经济的历史重任。实施“三争”行动,是确保南平烟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处于合理区间,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与地方经济、福建经济发展基本同步,主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提出的“四个更大”重要要求的有力举措。
三、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实际难点
(一)学风不浓,党员干部不愿学、不深学问题凸显。
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浅表化”学习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表现:不愿学,空话连篇,只喊口号不下功夫,学习体会人云亦云;不真学,照本宣科,走过场、走形式,学习只求应付过关;不勤学,临阵磨枪,没有系统的计划,看到什么学什么、想到什么学什么;不深学,囫囵吞枣,不能做到知其言也知其依、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些形式不一的问题,导致许多党员干部学不深悟不透,理论知识基础薄弱,既无法“深学”,更别谈“争优”。
(二)担当不足,党员干部不想为、不敢为现象频出。
当前南平烟草正处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突破攻坚等多项艰巨任务叠加的情况之下,干部压力大、责任更大。出于怕出错、怕担责心理,部分党员干部畏难情绪加重、担当意识弱化,动辄请示问题、上交矛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决策和执行拖沓。
(三)作风不实,党员干部不会为、不善为矛盾尖锐。
党员干部队伍中确有一部分人主观上不缺乏干成事的意愿,但缺乏实际干成事的本领,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作秀式干事,为了彰显重视程度而扎堆办事,大搞运动式、走过场式行动,只懂大面灌溉,却不重扎实深耕;模板式干事,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按着流程走、跟着套路来、对着“盆景”写总结;自夸式干事,报喜不报忧,只讲办事经验、大夸办事成果,问题错误绝口不提;扰民式干事,不问基层意见,不讲基础方法,大刀阔斧大谈行动,盲目加重干部群众的负担,让基层有苦难言。
四、相关原因分析
(一)学风不浓方面:
1.使命感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从主观看,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信息增多,读书坐不下来、学习静不下心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干部思想觉悟不高,情感认同度低,缺乏思考和钻研能力,认为理论学习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从客观看,目前理论学习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开会传达、讲座报告、集中研讨形式开展,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难以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2.简单要求多,考核奖惩少。一方面是共性学习内容多,个性学习内容少,对不同部门单位和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关注少,一味地照搬照抄上级要求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是要求简单,缺乏对学习成效、学习内容把关和对规定必学的理论、资料学与不学、学得好坏与否情况的了解,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学多学少、学好学坏都一样的现象。
(二)担当不足方面:
1.缺乏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改革创新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常常是风险与挑战并存。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干部有时缺乏必要的包容和明确的鼓励。容错纠错、鼓励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能上”的培育激励不够,“能下”的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不足,无法免除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创新中后顾之忧,严重打击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基层党员干部权责不对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员干部处于干部队伍链最末端,相对而言,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更差,任务压力而更大,而晋升空间小,发展环境较差,卷的过程不一定有卷的成果,让有些党员干部感到多的是任务、少的是职能,有些工作甚至是吃亏不讨好,因此造成部分人认为“既然做不好,不如不做了、既然做了没用,那么肯定不做了”。
(三)作风不实方面:
1.能力素质跟不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客观上有改革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更多的还是我们干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少党员干部思想上充斥着旧观念与新理念的冲突,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常常表现出“本领恐慌”,思维上习惯以工业化初期的思路解决工业化后期的问题,工作上习惯用行政化的手段解决多元化的诉求,结果难免会事与愿违。
2.用人机制不合理。一是干部与岗位匹配性不强,对人才没能做到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既不重扬长,也不重补短,只注重能不能完成当前任务。比如存在专业性较强人才未在匹配岗位发挥专才等。部分短浅主观的决策,也会影响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干部对工作热情消耗殆尽,逐渐步入 “不会为”行列;二是年轻干部成长受限问题,大部分干部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有的轮岗机制常说常无,有的激励机制常说常虚,干部实践锻炼机会缺乏,内部传帮带、老带新机制不够健全,各方面关心培养不足,易导致干部错过黄金成长期,又谈何激发青年干部主观能动性呢?
五、运用“三化三强”工作体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这特殊时期,部署实施“三争”行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过程中出现的表层难点和深层痛点,我们可以创新性引入“三化三强”工作法,不断推进全市系统“三争”行动落地见效。
(一)以“三化”之举,推进“三争”行动落地见效。
1.以标准化建设,实现“三争”行动有序推广。严格落实1153党建工作机制,扎实落实“五性三好”党建工作要求,开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课题攻坚,深刻学习领会2023年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漳州高质量党建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着力把“一严三高”党建引领体系引向深入;打造四强四好党组织,对党支部全面开展“党建体检”,全面考评“达标创星”,稳步推进南平烟草党建标准化建设,让全市系统党建各项要求更具体、职责更明晰、程序更明确、格式更统一、信息更完备。
2.以品牌化管理,实现“三争”行动全覆盖。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建设,打造“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着力深化“金叶映党旗 岗位当先锋”党建品牌培育,以项目化的党建品牌建设实现支部、党员“三争”行动全覆盖,打造一批服务基层、群众和发展的示范阵地,以点带面推动党业深度融合。
3.以数字化赋能,实现“三争”行动智治化。持续深化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全力以赴抓好数字化转型战略重大专项攻关和实施、雪茄烟叶试种开发重大专项攻关和实施,全力以赴实施“烟叶品质提升年”行动,推动烟叶生产布局调整及烟站整合重大专项攻关和实施,全力以赴推进数字专卖、数字营销和数字物流,加强对烟农、零售户和一线员工的数字化服务,普惠数字化成果,力争让南平烟草成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不断增强“三争”行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以“三强”之力,推动“三争”行动稳步运行。
1. 加强政治引领,夯实党员干部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三茶”统筹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为民精神,专题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组织前往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开展现场学习,围绕“能在现场不在会场”等工作理念开展专题研讨;永葆政治本色,常态化开展学党史国史教育,用好《闽山闽水物华新》等政治理论书籍,上好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党忠诚上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2. 加强基层治理,增强党员干部本领素质。开展模范机关创新,对照“六型”建设要求,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聚焦办好增绿提质、增进福祉、增固底板等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金叶情”“齐心共耕希望田”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和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让党员干部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提高本来、增强素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战斗堡垒。
3. 加强形势宣教,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性。立足岗位争先进,围绕“每年给老百姓一个惊喜”组织党员干部梳理制定个人年度“惊喜点”,细化季度措施,以勇立潮头的进取意识实现年度目标,把党员干部个人力量汇集成为推动部门、单位创新突破的动力,进一步营造敢为、敢创、敢干、敢首创的良好氛围,涵养党员干部斗争精神;持续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开展“两优一先”表彰,创建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党建文化展厅,利用“金叶新声”线上平台等开展优秀事迹、传统文化宣传,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
六、结语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是深学细照笃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提振全市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应对新变化新挑战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的现实需要,是奋力推进南平烟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内在要求,我们务必要以更深的思考、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自觉做到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涵养奋斗激情、创新意识和担当劲头,当好理论武装“排头兵”、敢拼会赢“争先者”、务实求效“实干家”,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南平烟草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
作者简介:洪昕,1999年8月,汉族,女,籍贯:福建泉州,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职工,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单位: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丘政先,1995年12月,汉族,男,籍贯:福建龙岩,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职工,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单位: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