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全体人民共同团结的核心理念,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这一核心理念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进而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献力。本文通过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探讨了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1.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怀[1]。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共同体的大家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精神传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加深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团结意识,形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荣辱的集体荣誉感[2]。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每个人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2.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1增加相关课程和教材的设置
增加相关课程和教材的设置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首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专门的模块或单元,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讲解。这些课程可以围绕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展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引用经典文献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其次,可以更新和完善相关教材,确保其中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这些教材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调查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现状。此外,还可以引入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视频、漫画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这种举措,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学生中的深入推广和落地生根。
2.2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认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首先,可以通过讲授爱国主义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抗战精神和英雄人物,引导他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国家的决心。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通过亲身感受和参与,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品质。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3举办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
文化活动可以包括传统文化展示、民族乐器演奏、书法绘画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为中华民族和社会做贡献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举办这些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同时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责任感,从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例如,增加相关课程和教材的设置,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阿尔曼·阿布来提,陈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11):6-9.
[2]付蕾,王伟.铸牢“00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为中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