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研究
摘要:“双减”背景下,各大中小学院校都加强了素质教育的力度,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小学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在具体的开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发展程度不均衡、师资配备不完善、以及教学设备不完善等问题,严重的影响着素质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双减”的落实。本文基于此,就来对“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结合“双减”的政策,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舞蹈教学;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舞蹈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其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团队意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要实现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良好发展,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都可能影响舞蹈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本文就来对“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目的就是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足够多的锻炼时间,更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学生而言,减轻了学业负担,对于家长而言,减少了经济开支,这样让学生通过参加艺术类、素质类的课程,会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精神压力,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内驱力。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减”背景下,虽然很多中小学都意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将其引入到素质教育中,但是在具体的开展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发展程度不均衡
受区域经济和师资力量的影响,中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着发展程度不均衡的现象。在“双减”背景,一些中小学给予舞蹈教育足够的重视,如组建了舞蹈社团、聘请了专门的舞蹈老师、设置了独立的舞蹈课程等,还有一些中小学仅仅将其当成是一门兴趣,并未设置单独的舞蹈课程,也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而是将其跟音乐课程融为一体,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舞蹈师资配备不完善
首先,舞蹈教师的数量不足。一些中小学由于舞蹈教师的人数有限,在舞蹈教学中只能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其次,舞蹈教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并非舞蹈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舞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学习和训练。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缺乏创新,使得舞蹈课程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备的不完善
据相关数据显示,教学设备不完善五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首先,设备上的不足。许多学校的舞蹈教室空间有限,还有一些县级的中小学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舞蹈器材和辅助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如很多学校就是简单的地毯、镜子、把杆等,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其次,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学校的舞蹈教学设备陈旧老化,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一些院校安装的是瓷地板而不是木地板,这样学生在舞蹈基本训练时很容易受伤,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缺乏专业性。一些学校的舞蹈教学设备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如没有专业的音响设备、多媒体影音设备等,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和水平学生的需求,限制了教学的深入和拓展。
三、“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建议
为了更好的发挥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落实“双减”政策,在具体的舞蹈教育中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
(一)正视舞蹈教育
“双减”背景下,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引入舞蹈教学,需要对舞蹈教学给予正视。首先,其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而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手段。通过舞蹈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而且还能让学生释放情感,从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压力的缓解。其次,舞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应该注重将舞蹈与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了解并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让他们在舞蹈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此外,舞蹈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舞蹈技巧和动作,更是通过舞蹈这一形式,让学生在音乐、节奏、动作、情感等多个层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舞蹈教学师资队伍
“双减”背景下,要想舞蹈教育有效的引入到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就需要完善舞蹈教学师资队伍。首先,招聘更多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舞蹈老师,利用其专业性、以及教学经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据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性、教师的数量对于保障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舞蹈教师需要具备示范能力,即要将相应的舞蹈课程准确、优秀的示范给学生。同时,要具备创新精神,中小学的学生都有一颗童心,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根据其心理特点,让其在快乐中进行舞蹈学习。如利用手势模拟“小种子”发芽的动作,让学生锻炼基本的手位。而且,定期组织舞蹈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舞蹈教育研究,探索更适合中小学生的舞蹈教学方法和技巧。
(三)完善舞蹈教学设备
“双减”背景下,要想舞蹈教育有效应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就需要为舞蹈教学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如专门的舞蹈教师、专业的舞蹈教师、供学生练习的木地板、足够的练习空间(50-60平米)、专业化的音响设备、铺地胶、把杆(高度要适合中小学生)、镜子墙、更衣柜和鞋箱等,在提高设备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为舞蹈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和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意义。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并未有效的应用舞蹈教育,导致其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如发展程度不均衡、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就需要正视舞蹈教育、完善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备等方式,推动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晋媛,李建华.“双减”背景下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3,(05):128-130.
[2]杨栎群,杜巍巍.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J].中国民族博览,2022,(23):90-93.
[3]李金玲.论中小学舞蹈教育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价值[J].艺术评鉴,2018,(02):143-145.
[4]岳娜.再谈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劳动保障世界,2016,(18):23-24+26.
[5]于彬.舞蹈教育在提高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32(21):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