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同时强调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体现出“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改革的思想。其中,科学的备课预设将直接关系着教学评一体化活动的实施步骤与条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尝试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本文将从四个角度,即科学备课,规划教学方案;促进语文探究,渗透学为中心理念;创新教师辅导,实现精讲精练指导;设计即时评价,反馈教学效益与备课成效,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设计并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小学语文;落实策略
“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主张将前期备课、教学和评价三项教学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使得教学实践与教学评价相互促进、彼此支撑,也要科学处理课前预设、动态生成的关系,避免教学实践的盲目性、无序性,也要规避教学评价的断层、延时等问题,将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设计并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使学生能顺利地展开语文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一、科学备课,规范教学计划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课程重难点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评价方案等[1],通过完善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为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备课环节科学规划教学计划、设定评价方案,充分发挥课前预设的导向、促进等作用,使得学生、教师都能有序展开互动。
例如在《走月亮》一课,我便在备课环节综合分析了本班学生的阅读认知状态、学习需求等,认为学生能够自主积累、梳理语言文字知识,且一些共情能力较高的学生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但是学生的阅读联想、整体感知能力低下,无法深入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对此,我便设计了课堂教学计划,即通过情境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联想,使学生能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色,也会设计课文朗读、文学鉴赏等活动。为此,我会选择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朗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策略,还会由此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另外,我还设计了课堂评价方案,即通过编写并使用课堂评价表、课堂书面测试、提问追问等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益等,促进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二、学为中心,促进语文探究
“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承学为中心理念设计语文探究活动,充分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动行为,使学生能主动展开文学鉴赏、思辨分析、创意表达等等,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
例如在《牛郎织女》一课,我在备课环节通过学情分析发现,小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充分的阅读探究经验,能够自主梳理故事的情节起因、过程与结果,所以便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旨在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认知状态。在课堂上,本班学生便可通过小组合作展开阅读探究,通过小组共读活动自主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感知民间故事这一类体裁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牛郎织女的相遇相知、被拆散的经历思考并辨析古人想要追求自由生活、幸福人生的追求。在小组共读活动中,学生可自主表达个人阅读观点、心得体会等,也可反复吟诵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内容。由此,便可充分突出学生的学,将顺利地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认知状态,使其能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三、教师主导,实现精讲精练
“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不仅强调学生的能动行为,也主张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有效点拨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学习疑问等组织精讲活动,讲透相关知识,也要结合适当的课堂检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所学知识,使其能顺利地实现有效学习。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本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共读等活动能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北京人过春节的经历,也能够通过阅读感悟分析课文中的详写内容、略写内容,但是却难以展开丰富的现实联想,也无法自主分析详略得当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对此,我便设计了精讲活动,先是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解释了详略得当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与特点,也会通过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联想本地过春节的常见习俗及其文化寓意等,使学生在联想中产生良好的文化自信,也能由此分析课文的主题意境。在此基础上,我便设计了课堂检测活动,通过字词积累与运用、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与概括、详略得当写作手法的设问考查等督促学生巩固了知识意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
四、即时评价,反馈教学效益
“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主张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嵌入教学评价,综合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状态、反馈教学效益与得失等,既要引导一线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下一轮语文教学活动的备课策略、教学方案,也要引导小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使其能自觉调适语文学习策略,真正地促进“备、教、学、评”四位一体的互融共生[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设计即时评价活动,既要设计多维度评价标准与内容,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灵活应用多元化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实时反馈教学效益,为下一轮教学实践提供经验支持。
例如在《草原》一课,我便选择通过课堂检测、课堂提问等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字词知识、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还会使用信息技术制作课堂实录视频,据此引导学生自我监控语文学习过程、学习效益等,由此设计质性评价结论,实时反馈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效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师生交往水平等多方面的动态发展,突出学生的学习增值与个体优势,有效激励学生,使学生能顺利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设计并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将有利于实现减负提效,使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能变得更科学、更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自主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既要在备课阶段完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评价设计,也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探究、组织精讲精练、反馈课堂评价结论,全面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孝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4,(10):39-41.
[2]宋燕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4,(15):66-68.
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23—0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