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合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环境下,如何以信息化技术为介质,发挥出家长的协助、监督作用,帮助幼儿教师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全方位保障幼儿的健康及良性成长,成为幼儿家长和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家园共育方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达到高效、便捷的沟通效果。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
(一)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无缝连接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彻底颠覆了传统家园共育的沟通模式。过去,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往往需要等待放学后的面对面交流,或者依赖教师偶尔的电话沟通。而现在,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查看幼儿园发布的实时照片、视频,了解孩子的日常点滴。这种即时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让家长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还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这种跨越时空的沟通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家园共育的时效性和紧密度。
(二)丰富沟通方式,促进深度交流
信息技术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沟通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满足了不同家长的需求和偏好,还极大地丰富了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让家长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文字、图片、语音乃至视频通话,这种直观、生动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双方更深入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和感受。此外,微信公众号和校园网站等平台则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信息展示和互动空间。幼儿园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活动预告等内容,引导家长更好地参与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实践应用
(一)转变家长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在信息时代下,若想推进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梯度性、层次性及系统性展开,首要任务就是要修正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家庭需要深度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教育及管理并非幼儿园教师的单方面任务,而是一个协同共育的过程,尤其是课后阶段,要积极和教师沟通、交流,不能做“甩手掌柜”,具备一定的家园合作意识、现代化技术应用意识,善于运用现代网络平台,将孩子的课后学习情况利用QQ、微信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幼儿的动态。在幼儿园教师层面,教师对幼儿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园内,而是应该从幼儿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将启迪智慧、传递知识、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置于首要位置,明确自身的责任定位、工作范围,把握家校共育的目标、内容及模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地完成幼儿教育辅导工作。只有基于观念的改变,家长及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发生转变,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才能推动家园合作共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打造网络合作平台,打通家园共育桥梁
家校互动平台是指幼儿园与家长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和合作的工具,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重要应用体现,对促进家长参与、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皆有重要意义。依托于网络平台,幼儿园可发布幼儿的学习活动安排、教育理念、课程计划等信息,让家长了解园内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安排,或者在网络上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成长进程、作业情况等,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幼儿的学习进展,并提供即时聊天工具或留言板,方便家长与老师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如此,家长不再需要通过电话等方式与老师沟通,只需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平台即可,灵活性及便捷性大幅提升。在平台的建设进程中,幼儿园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并提供定期培训,教授各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家校互动平台,如何提高参与度、利用率等。对于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情况需要定期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平台功能,全面打通家园共育桥梁,为幼儿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三)充分利用官方网站,交流育儿经验
新时代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除去网络平台外,微信公众号、幼儿园官方网站也逐渐成为了家长和教师沟通及反馈的主要介质。在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下,很多幼儿园都建立了自身的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该网站或公众号内,上传了幼儿的基本园内情况,包括“幼儿活动栏”“幼儿发展点滴”“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一角”等,这些“照片展”是一些家长和教师携手对幼儿教育的一些角落和成果,其中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能帮助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园内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信任,更加乐于参与到与教师的合作教育当中,形成良好的家园共育循环样态。家长可以通过浏览网站直观地把握孩子在园内的行为状况、学习情况等,也可以根据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意见箱”提出自身对家园共育、教育管理的看法和意见,教师方面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及时分析、整理,纠正部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实现家园共育在方法、内容上的再度优化。同样,网站中也发布了一些幼儿园对家长育儿的建议和方法,家长通过浏览、下载,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获得更加针对性的指导经验,更好地进行指导和引导,从而助力孩子实现多元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家园共育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和创新空间,不断探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幼儿发展规律的新型家园共育模式,以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深度融合与互助共进,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翠.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5).
[2]王梦娜.巧用信息技术与家园的互动[J].考试周刊.2022,(59).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