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政策对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及实践探索

魏海亮 郭丽霞 黄莹 尹亚敏 赵红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4年49期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461200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授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在“双新”政策的指引下,高中化学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的培育转变。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双新”政策

前言

随着“新课程”与“新教材”(简称“双新”)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高中化学,作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发生了深刻变化。

1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更是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参与科技创新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些素养。

2“双新”政策对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

2.1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促进全面发展

“双新”政策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标志着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对于高中化学而言,这意味着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全面理解物质世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让学生学会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化学变化;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更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双新”政策下,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是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2.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双新”政策为高中化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教材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通过真实情境与实验探究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转变,让化学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有趣探索。学生们在实验中亲手操作,亲眼见证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这种直观的感受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当成功解决一个化学问题,或是通过实验验证了一个化学原理,学生们都能从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正向反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未知,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2.3促进跨学科融合,拓宽视野

“双新”政策为高中化学教学打开了跨学科融合的新篇章,使得化学不再孤立存在,而是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紧密相连,共同构建起学生全面认知世界的桥梁。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化学问题,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认知的全面性。例如,在探讨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结合物理学中的温度、压力等概念,或者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双新”政策对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策略

3.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情境创设

在“双新”政策的引领下,高中化学教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优化与整合。此过程中,特别强调通过真实情境的构建,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知识理解。例如,在教授“氯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时,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是巧妙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果蔬清洗剂。通过展示清洗剂的标签,详细介绍其内含的氯气成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清洁功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还促进了他们对氯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在“双新”政策的推动下,化学实验教学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一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设计并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以“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为例,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酸碱对反应速率和中和点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确测量、记录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证据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讨论,学生学会了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炼科学规律,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模型认知能力。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更为他们未来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推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

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设计导学案,如“金属的化学性质”预习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探索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组负责探究一种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间相互讨论、补充,共同构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体系。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让他们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合作学习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鼓励、支持,共同面对挑战,这种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化学学习中更加投入,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4渗透生涯教育,明确职业方向

在“双新”政策的引领下,化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个人职业兴趣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化学课程中巧妙地渗透生涯教育。例如,在教授“有机化学”时,教师可以介绍有机化学在医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如新药的设计与合成,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同时,邀请在医药领域工作的化学专家进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和心得,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专业的广阔前景。通过这样的生涯教育,学生不仅能更加明确化学专业的实际应用和社会价值,还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结论

“双新”政策对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推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渗透生涯教育等实践策略的实施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顺利.例谈基于提升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 2021(2020-3):15-16.

[2]邱燕,罗旭健,刘艳婷,等.核心素养下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升路径[J].广东化工, 2021(048-017).

[3]李中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中外交流, 2020, 027(008):174-17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