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

张沙沙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4年55期
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073100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深度学习目标、以现实生活情境为内容明确深度学习主题、实施小组项目式学习深化深度学习课堂以及构建持续性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深度思考。通过这些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认知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深度学习;教学;路径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深度学习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些素养的培育与深度学习的目标高度契合。深度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认知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这有助于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深化,同时促进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

以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解体到阶级社会的演进,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让学生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二、以现实生活情境为内容,明确深度学习主题

深度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现,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明确深度学习主题是至关重要的。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例,我们将围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深度学习主题,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活动构建情境:首先,通过展示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如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5G技术的广泛应用等,为学生构建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情境,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学生活动构建情境:接着,让学生分组调研并展示自己所在地区或身边的变化,如家乡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通过亲身感受和调研,学生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以下两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问题1:结合你们所展示的家乡或身边的变化,谈谈这些成就和变化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问题2:在推动这些成就和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这样的系列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提升了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能力,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怀。总之,明确深度学习主题,贴近生活,设计递进问题,是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理解政治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小组项目式学习,深化深度学习课堂

在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活动型学科课程转变。这一转型不仅要求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小组项目式学习,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为高中政治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主题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组项目式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性格、能力和兴趣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以便促进小组内的互补与合作。接下来,教师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如“模拟一次社区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在这个任务中,小组需要自主选择或由教师指定一个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议题,如“社区垃圾分类制度的优化”。然后,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配,如政策研究员、民意调查员、方案设计师等,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承担相应的职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需要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如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民主决策的程序等,进行政策研究、民意调查、方案设计等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调研、在线讨论等,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在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评和师评。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总之,小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政治深度学习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培养核心素养,并激发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构建持续性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深度思考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还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反思。

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持续性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深度思考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在讲解“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社会主义会从空想发展为科学?”“阶级社会的演进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有何影响?”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方式,持续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及时给予正面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持续性评价机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对学科知识的链接度。当评价反馈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仅仅关注最终成果时,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调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本文探讨了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的四条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目标、结合现实生活情境明确主题、实施小组项目式学习、构建持续性评价机制。这些路径旨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理解和核心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陈奉菊.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的研究[J].教育,2022,(13): 31-33.

[2]马悦.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4, (10):55-5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