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课堂融入游戏教学法:提升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证探索

泽让卓玛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4年64期
四川省阿坝县阿坝镇第二寄宿制小学 624600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培养期。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概念轻计算、教学方式单一乏味等问题,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发展不理想。本研究尝试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通过实证探索发现,精心选择并设计教学游戏,合理组织与评价游戏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计算技能训练,进而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本研究对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计算素养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游戏教学法;实证研究

引言;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学生逻辑思维、数学抽象等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重视发展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与准确度。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偏重概念讲解、忽视计算训练的问题。同时,面对低年龄段学生,教师常采用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计算能力发展不理想。为此,本研究尝试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以期通过融合游戏元素,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计算训练,从而提升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现状

“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存在关键期,数感、计算等方面的早期教育和训练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认知心理学家魏玲的研究表明,7-9岁是儿童计算能力的关键发展时期。小学低年级阶段恰好处于这一年龄段,是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技能、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窗口期。

然而,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偏弱的问题。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对5所小学的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在心算速度、笔算准确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教师重视概念灌输、考试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培养;另一方面,面对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许多教师采取单向灌输式的说教方式,缺乏互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设计,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计算训练严重不足。

可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计算训练,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计算训练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拟探索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以期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二、融入游戏教学法提升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游戏教学法是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在游戏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习得知识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对于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计算实践,进而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游戏选择策略

选择适合的教学游戏是开展游戏教学的首要环节。数学游戏选择应遵循目标明确、趣味性、适宜性和引导性四大原则。目标明确原则要求所选游戏紧扣教学目标,重点针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趣味性原则强调游戏设计应新颖有趣,富有挑战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适宜性原则要求游戏难度适中,内容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引导性原则强调游戏要能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计算技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筛选符合以上原则的数学游戏融入课堂。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可选用“找朋友”游戏,将课本算式与简单应用题相对应,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计算练习。

(二)游戏设计策略

精心设计教学游戏是提高游戏教学实效的关键。低年级数学教学游戏设计应注重融合计算元素、注重操作性、强调情境创设和循序渐进四大策略。融合计算元素要求将计算练习融入游戏情节设计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习得、强化计算技能;注重操作性强调低年级学生思维具体,设计游戏时应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动手操作机会,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强调情境创设要求游戏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富于童趣,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循序渐进强调游戏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多个挑战关卡,引导学生在反复操作、突破障碍中巩固计算技能。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可精心设计模拟商店购物游戏。将学生分组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提供仿真人民币和商品,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在货币认识、计算找零等环节获得实践操作和计算训练。

(三)游戏组织策略

科学组织实施游戏教学,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精心引入、明确规则、适度竞争、巧妙点拨和适时总结五大游戏组织策略。精心引入强调利用悬念、谜语、故事等导入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创设愉悦的游戏氛围;明确规则要求游戏开始前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计分方法,通过示范或试玩环节强化规则意识;适度竞争强调适度设置团队竞赛,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增强参与动力,但要防止过度竞争产生负面情绪;巧妙点拨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游戏状态,对共性问题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深入思考问题;适时总结强调游戏结束后及时总结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梳理重点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内化游戏经验,构建系统计算技能。如在“找规律”游戏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趣味谜题导入,接着组织学生头脑风暴,引导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数列规律,提炼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规律预测验证,让学生在探索中巩固计算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遵循科学的游戏选择、设计、组织、评价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计算实践情境,从而显著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初步论证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石怡荃.融入游戏激活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浅论[J].小学生(中旬刊), 2023(1):34-36.

[2] 林云英.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整合策略研究[J].教师, 2022:75-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