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探索
摘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聚焦课堂教学,探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旨在提升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我市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方式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与情感世界的重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育领域的全面引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依然存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同时,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如何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此外,家校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家长参与度不高,如何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二、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深化课程改革不可动摇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广阔舞台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守这一崇高理念,将德育的精髓深植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育之中。这意味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精准传授,更要通过经典篇目的解读、文学形象的剖析、文化内涵的挖掘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还应注重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精心挑选并编排了一系列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篇目,旨在通过这些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查阅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战争策略等资料,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周瑜的嫉妒与狭隘等,以及探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让学生在思辨与讨论中逐步领悟课文的主旨和深层内涵,即智慧与勇气的力量,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注重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素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例如,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进行自由创作和个性化表达;在口语交际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课评课、志愿服务等,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例如,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现代通讯工具,如微信群、QQ群、学校官方公众号等,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家校沟通机制。这样的机制不仅为家长提供了一个随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动态、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以及成长点滴的窗口,还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与教师直接交流、及时反馈孩子在家表现、共同探讨教育策略的桥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有效打破,双方能够基于对孩子的共同关爱和期待,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沟通与协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需求,加强家校合作和资源共享;最终,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推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庆祥.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新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5):13-15.
[2]傅登顺.深度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2023(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