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下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打破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之间的壁垒,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融合
一、核心素养下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式开始于2001年7月,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7-12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起点,取代了原来的体育课程名称。特别突出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同等重要的新时代特点。这是贯彻和落实“‘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
由此看出,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核心素养下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实施符合国际和国内课程改革趋势,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仍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学校层面
1.学校资金短缺,场地不足
农村中小学由于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用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资金就更是少而又少了,农村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小,学校场地有限,学校体育器材普通存在数量不多,品种单一,更新缓慢的问题,体育教师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开展较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对单调的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运动的积极性受到客观情况的影响。
2.学校重智育轻体育
受升学率影响,农村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轻视或无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小学的体育教学依然流于形式,虽然学生每周开三节体育课,但占用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不占用,体育课程内容也多承袭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体操、跑步、基本的田径项目技能的教授依然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很欠缺,学生每天至少活动一小时的目标很难真正落实。
3.学校专业体育教师匮乏
由于农村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小,学生人数少,按师生比来配套的专业体育教师人数就更少,由即将退休的非专业的老教师承担低年级体育教学工作的现象相当普遍,专业体育教师一人承担学校4—6个班的体育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无形中加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健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师层面
1.教师相关素养的培养欠缺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决定了体育教师很难抽身去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非专业体育教师他们很难跟上新的教学改革的步伐,对健康教育知之甚少。因此,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转变亟待解决,加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十分必要。
2.教师角色调整缓慢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多是沿袭传统的技能型教育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各项运动技能,并进行练习活动,整节课下来,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有限,运动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学生的体质、兴趣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很少能做到根据学生建议安排课堂活动,专制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家长层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孩子的智育而忽视体育,家长只关心学生学习怎么样,上课是否专心听讲,下课是否认真完成作业,对学生的身体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从不关心过问。
三、核心素养下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学校层面
1.学校应转变观念,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更新教学理念。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2.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应投入适当的经费扩修运动场地,增加体育运动器材,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
3.学校应开足体育课严格禁止占用体育课的现象
学校应开足体育课严格禁止占用体育课,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的施行。
(二)教师层面
1.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执行者。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标准,积极转变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真正将学生的健康第一放在首位。
2.根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农村中小学校受场地的限制很多体育项目不能有效开展,但我们利用乡村山路的优势,每年举行一次冬季越野赛,对于山村走惯山路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运动方式。
农村学校操场都比较小,但是开展太极扇、锅庄舞、健美操这样的大型活动还是够的,我们邀请音乐老师参与,将体育教学、舞蹈教学、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在活动中,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我们还将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如打陀螺、跳绳、跳皮筋、打沙包、滚铁环……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占地少,娱乐性强,随时随地可以玩,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根据学生们的兴趣,我们组织开展打陀螺比赛,滚铁环比赛……融娱乐与体育为一体,实现学生的健康教育。
3.教师应加强“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农村中小学“三大球”的教学,由于条件有限,只停留在“教”和“练”上,这样容易将教学流于形式,为了加深学生对“三大球”运动项目的喜爱,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县开展的中小学生“三大球”比赛,虽然比赛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走上运动场,敢于和城镇的学生们拼一拼,赛一赛,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团结拼搏,永争第一的精神。
(三)学生和家长层面
1.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我们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设计让学生们“看一场比赛,爱一项运动,认识一个运动员”的假期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体会体育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2.转变家长观念,家校共育,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家长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家长会,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传授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锻炼,形成良好的居家锻炼风气,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总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07.23
[3]张欣欣,张凯,范高胜.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04):103-110.
(注:本文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究》,课题立项号:DX[2024}JKS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