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中职语文“三维五阶,三段八环”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

徐小婷 贾杨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5年1期
a.基础教育学院, b.基础教育学院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命题,引发职业教育的思考。中职语文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存在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活力不足,学生学习效果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依据BOPPPS教学模式的六大环节,研究如何激发语文课堂的整体活力,提出活力课堂的实施路径,落实并扩展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打造师生共生、内生活力激发的中职语文课堂新样态。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活力课堂

一、研究意义

本项目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BOPPPS教学模式为研究基础,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情特征,提出“三维五阶”活力课堂成长目标,基于目标提出“前导后思,三段八环”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致力于打造“主动参与,师生共生、全面成长、多维评价”的高效活力课堂,能够丰富当前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理论。通过“三课”贯通“三段八环”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疏离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另外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将“语文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素养”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打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全员参与、关注个性发展、关注生命价值,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均得以动态生成的活力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二、实施背景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主讲,学生主体输入的阶段,语文教学策略多数只关注于引起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轻松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局限在知识吸收与理解的表层,对于能否通过语文学习实现动态发展、广泛延展、持续更新,学生是否具备转化、生成新知的能力则无太多研究。另外BOPPPS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活力方面在教育界已得到普遍认可,我国学者对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在逐步拓展,研究方式逐渐科学,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三、研究的内容方案

(一)具体的研究内容

1.研究中职语文“三维五阶”活力课堂成长目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对活力课堂的表征和内涵、中职语文活力课堂建设的相关性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三维五阶”成长目标。“三维”即“知识驾驭”“能力提升”“价值升华”三大维度,实现该目标需融合思政元素,语文课程特色、迁移运用能力、职业情怀等要素重构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五阶”即依据斯金纳“小步子原则”对“三维”进行的目标拆解,使学生能够低难度、强动力、高成就地达成“成长目标”。

2.研究构建中职语文“前导后思三段八环”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本项目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以“以生为本、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为遵循,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初窥门径、渐入佳境、内化提升”的学习转变。

(1)前导设计:教师通过研究教学方向、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来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三段八环:精准定位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融合八个环节的内容,形成一个内容紧实、节奏紧凑、环节紧扣,一体流畅的课堂教学流程。

(3)后续反思: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知识增长点,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一比一方案,一对一培养”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评价和反馈,让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研究构建中职语文“通专融合,四层多维”活力课堂评价体系

秉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一致性、全面性、指导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的原则,对应“三维五阶”学生成长目标的发展愿景,创新性地提出了“通专融合,四层多维”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贯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设计理念,坚持“一专业,一方案”,以语文学习为主线,分步结合专业发展的能力要求,从基础—强化—提升—创新四层递进,内容、方法、主体、反馈等多评价维度,正做到“设计——实施——评价”的一体化,致力于探索构建可操作、有效度、具直观、能反馈的评价体系,为中职语文活力课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二)研究目标

1.提出中职语文“前导后思,三段八环”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课堂内容单一、方法固化、资源匮乏、学生参与度低,知识学习的体验性、创生性不足等问题,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建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设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为一体的活力课堂实施路径,激发课堂的内在活力。

3.构建中职语文“通专融合,四层多维”活力课堂评价体系。坚持知识与能力并行,量化与质性并用,扩宽评价渠道,综合多方评价,坚持“一专业,一方案”,使评价真正实现有信度、高效度、助成长的效果。

(三)创新点

1.创新中职语文“前导后思,三段八环”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融入了BOPPPS模型,强化了教学的系统性和互动性,逐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自我增值,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策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职语文课堂革命。

2.建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的实施路径。通过前端资源配置、中端模式优化和末端课堂推进,多要素融合发展,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开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深度挖掘信息化资源,打造了一个动态型、增长型的课堂环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专业素养。

3.构建中职语文“通专融合,四层多维”评价体系。该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原则,将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单项与综合评价结合,操作性强、有效度高、直观且能提供反馈,确保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推广应用价值

1.活力课堂激活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职教人才。

2.活力课堂的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职教的教师获得了价值认同,利于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也有助于促进已经成长起来的学校骨干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四、实践效果

项目实践一年多来,基本形成较为成熟、可操作的“三维五阶,三段八环”活力课堂实践模式。活力课堂的建设对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通过知识、教师、学生三个维度上的活力建设,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3-8.

[2]和晓珍.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活力课堂[J].学苑教育,2023,(03):12-13 +16.

[3]朱俊,陈金国,姚敏等.中职活力课堂:内涵意蕴、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0):15-20.

[4]朱行舟.基于新课标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建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1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