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电子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思诚 黄才超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5年13期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本文聚焦电子信息技术在这两大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深入剖析其融合机制与创新模式。从文化传播角度,阐述电子信息技术如何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率,实现文化内容的全球化、精准化传播。在娱乐产业方面,探讨其在影视制作、游戏开发、演出活动等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全新娱乐体验,推动产业升级。研究表明,电子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娱乐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还激发了新的产业增长点,为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文化传播;娱乐产业

一、引言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这两大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文化传播能够覆盖全球各个角落,同时也为娱乐产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创作工具和表现形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场景和娱乐内容;人工智能技术则助力内容创作、精准推荐以及个性化服务。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改变了产业的发展格局和商业模式。然而,电子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人才短缺、版权保护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电子信息技术在这两大产业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2.1传播渠道的拓展

电子信息技术催生了多种新型文化传播渠道。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各类文化机构、创作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展示文化成果、发布文化资讯;社交媒体平台则以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实现文化内容的快速分享和广泛传播。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文化类话题和内容能够迅速引发用户关注和讨论,传播范围呈指数级扩大。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手机成为文化传播的便捷终端,人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文化信息,如在线阅读文学作品、观看文化纪录片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更是为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以短视频形式呈现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技艺展示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

2.2传播效果的提升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推送技术,文化传播能够实现精准触达目标受众。通过对用户浏览历史、搜索记录、兴趣偏好等数据的分析,了解用户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点,从而针对性地推送文化内容。在线教育平台根据用户的学习行为和知识掌握情况,推送个性化的文化课程;数字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借阅历史推荐相关书籍。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使文化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用户的阅读和观看体验,提高了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电子信息技术在娱乐产业中的应用

3.1影视制作领域

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字特效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创造出逼真的虚拟场景、角色和特效画面。在科幻电影中,通过数字特效构建宏大的宇宙场景、奇异的外星生物;在历史题材影片中,还原古代建筑和场景。这些特效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电影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动画制作也从传统手绘逐渐向数字化转变,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角色建模、动画设计、材质渲染等工作,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创造出更加细腻、精美的动画形象和场景。

3.2游戏开发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推动游戏开发不断创新。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游戏玩家带来沉浸式的游戏体验。VR游戏让玩家身处于虚拟的游戏世界中,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和动作捕捉设备,实现与游戏环境的自然交互,增强了游戏的真实感和趣味性。AR游戏则将虚拟元素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如《宝可梦Go》通过手机摄像头将虚拟的宝可梦呈现在现实世界中,玩家在现实场景中捕捉宝可梦,这种创新的游戏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戏开发中也有广泛应用,用于游戏中的智能NPC(非玩家角色)设计,使其行为更加智能、自然,能够根据玩家的操作做出合理反应,提升游戏的挑战性和可玩性。

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1面临的挑战

4.1.1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中得到了一定应用,但部分企业和从业者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存在技术应用表面化的问题。一些小型文化传播公司在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内容推荐时,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荐效果不佳;在娱乐产业中,一些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对新兴的VR、AR技术应用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4.1.2人才短缺。电子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娱乐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文化娱乐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类人才相对匮乏,高校相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企业在应用新技术时缺乏专业人才支持,限制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4.1.3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化环境下,文化娱乐内容的传播和复制变得更加容易,版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网络上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文化作品传播、游戏盗版等现象,损害了创作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4.2应对策略

4.2.1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培训。企业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中的深度应用。开展针对从业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如组织大数据分析、VR/AR技术应用等培训课程,促进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4.2.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职业院校应根据产业需求,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增加文化传播、娱乐产业相关课程,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加强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实习、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为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4.2.3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版权管理,如数字水印技术,在文化作品中嵌入不可见的数字标识,用于版权追踪和验证;区块链技术则可实现版权信息的去中心化存储和管理,提高版权保护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企业和创作者自身也应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将迎来更多机遇和变革。我们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传播与娱乐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文化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港,李俊霖.我国纺织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度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1,34(06):66-70.

[2]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J].自动化博览,2021,38 (04):40-42.

[3]邱秀玲.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05):3-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