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氯碱化工企业生产全流程精细化运行管理模式创新

芦文忠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5年38期
万华化学 烟台 氯碱热电有限公司 烟台市 264003

摘要: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氯碱化工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模式面临效率瓶颈与安全挑战。本文聚焦氯碱化工生产全流程,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生产计划、工艺控制、设备运维、安全管理等环节的深度应用,研究构建覆盖“ 计划—执行—监控—优化” 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与实施路径,揭示数据驱动的生产流程重构对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强化安全管控的作用机理,为氯碱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氯碱化工;全流程管理;精细化;生产优化

一、引言

氯碱化工是基础化工的重要分支,主要产品包括烧碱、氯气、氢气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随着全球化工行业竞争加剧与“ 双碳” 目标的推进,氯碱化工企业面临原料价格波动、环保标准升级、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依赖人工经验与粗放式控制,存在生产计划灵活性不足、工艺参数波动大、设备运维滞后、安全风险预警能力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高效、低碳、安全生产的要求。

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流程的深度融合,为氯碱化工企业突破管理瓶颈提供了新路径。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全流程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与决策,可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输出的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敏捷性与竞争力。本文结合氯碱化工生产特点,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各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构建适应行业特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二、氯碱化工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

(一)生产数据的全面感知与集成

氯碱化工生产过程涉及电解、蒸发、氯化等多个工序,产生大量实时数据,如电解槽电压、电流效率、氯气纯度、蒸汽消耗量等。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变送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对关键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数据的毫秒级采集。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台,整合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等多源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镜像,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二)生产流程的智能建模与优化

基于氯碱化工工艺原理与历史生产数据,构建涵盖电解过程动力学、传热传质规律、设备生命周期模型的数字化仿真平台。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生产指标变化,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如电解槽最佳运行温度、电流密度与烧碱浓度的匹配关系等。利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智能算法,对生产计划、物料平衡、能源调度进行全局优化,实现产能最大化与能耗最小化的平衡。

(三)人机协同的智能决策体系

开发集成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生产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识别生产异常模式,如电解槽漏液前的电压波动特征、设备故障前的振动频谱变化等。结合专家经验库,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与调控建议,辅助操作人员快速响应。建立可视化驾驶舱,以图表、仪表盘等形式实时展示关键绩效指标(KPI),如单位产品能耗、设备综合效率(OEE)、安全生产指数等,为管理层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三、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数字化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

1.需求驱动的动态排产

基于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结合企业产能、库存水平与原料供应情况,生成滚动式生产计划。通过智能排产系统自动优化订单与产线的匹配关系,考虑设备检修周期、工艺切换时间等约束条件,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断,提升计划执行率。

2.物料与能源的协同调度

建立物料平衡数字化模型,实时跟踪烧碱、氯气、氢气的产量与消耗量,通过闭环控制实现氯气的“ 即产即用” ,减少储存环节的安全风险。优化蒸汽、电力等能源的调度策略,利用峰谷电价机制调整高耗能工序的运行时段,降低能源成本。

(二)工艺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1.电解工序的精准调控

电解槽作为氯碱生产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参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能耗。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槽电压与电解液浓度、温度、电流密度的非线性关系,采用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动态调整盐水流量、蒸汽供应量,将槽电压波动控制在 ±1% 以内,电流效率提升 2‰ 。

2.质量追溯与过程优化

构建从原料检验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通过条形码、二维码等标识技术,实现每批次产品的生产参数、检验数据可追溯。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分析质量波动原因,如烧碱中氯化钠含量超标时,自动追溯至盐水精制工序的过滤效果异常,触发工艺参数调整指令。

(三)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

1.预测性维护体系构建

利用振动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等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SVM)、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算法建立设备健康度模型。提前识别泵类设备的轴承磨损、换热器的管道结垢等潜在故障,将传统的定期维护转变为基于状态的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30% 以上。

2.运维资源的优化配置

基于设备维护历史数据与备件消耗规律,建立备件库存智能管理模型。采用ABC 分类法对备件进行分级管理,对关键备件(如电解槽离子膜)实施动态库存预警,结合供应商协同平台实现紧急备件的快速响应,降低库存成本 20‰

四、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一)技术基础设施升级

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搭建氯碱化工专属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边缘计算节点与云计算中心,实现生产数据的本地化预处理与云端深度分析。采用5G 技术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实时性,满足电解槽控制等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需求。

2.自动化装备改造

对老旧生产装置进行智能化改造,如加装电动调节阀、智能变送器等执行机构,实现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引入巡检机器人、智能仓储设备等,替代高危环境下的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

(二)管理模式与组织变革

1.扁平化组织架构设计

打破传统层级式管理模式,建立以数据为驱动的跨部门协同机制。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小组,统筹生产、技术、管理等部门的资源,推动从“ 职能导向” 向“ 流程导向” 的组织变革。

2.人才能力的数字化重塑

开展全员数字化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数据解读能力与系统操作水平,培养既懂化工工艺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引进高端人才等方式,充实数字化研发与管理团队。

(三)标准体系与制度保障

1.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

参与制定氯碱化工生产数字化标准,如《氯碱生产过程数据采集规范》《化工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导则》等,推动行业数据互通与技术协同。

2.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

建立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保障生产数据安全,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要求。

五、结语

数字化转型是氯碱化工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通过数据驱动的生产计划优化、工艺精准控制、设备智能运维与安全环保升级,可显著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未来,随着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等技术的发展,需进一步深化虚拟世界与物理生产的融合,构建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的智慧生产体系,推动氯碱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冯拾松.氯碱工业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孙晓刚.化工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数字化管理[J].化工进展,2022.

[3]李群生.氯碱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J].中国氯碱,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