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有效策略探析

薛长青
  
教育文创媒体号
2025年55期
榆林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719000

摘要: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自主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而教师有效的观察与指导是保障游戏质量的关键。本论文基于学前教育相关理论,深入剖析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存在的问题,如观察缺乏系统性、指导时机与方式不当等。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从明确观察目标、优化观察方法、把握指导原则与创新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旨在提升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推动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策略

引言

幼儿园自主游戏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与主动性,是幼儿探索世界、发展社交能力、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不可或缺,它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主游戏中观察与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观察流于表面、指导过度或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自主游戏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深入探究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成人指导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所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能够帮助确定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可以判断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并据此提供适当的指导,引导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迈进。例如,当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难以组织游戏情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拓展游戏思路,提升游戏水平,从而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发展。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

观察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缺乏明确的观察目标,观察具有随意性。他们往往只是泛泛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没有针对性地关注幼儿的某方面发展,导致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没有明确是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还是问题解决能力,只是简单地看幼儿是否在参与游戏,无法深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和发展情况。

观察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法,且观察记录不够详细和规范。缺乏对观察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难以全面、系统地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例如,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户外游戏时,只是用语言简单描述幼儿的活动,没有记录幼儿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具体情境等信息,不利于后续对幼儿发展情况的分析和指导。

(二)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指导时机不当:在自主游戏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指导时机。有的教师过早介入幼儿的游戏,当幼儿刚刚遇到一点小问题时,就急于给予帮助和指导,剥夺了幼儿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有的教师则介入过晚,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解决,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甚至使幼儿失去对游戏的兴趣。例如,在幼儿搭建积木时,当幼儿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搭好,正准备继续探索新的搭建方法时,教师立刻上前指导,打乱了幼儿的思路,阻碍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指导方式不恰当:一些教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时,采用的指导方式过于直接和指令性,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常常以“ 权威”的身份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美术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示范画来创作,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的游戏变得机械和被动。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师观察策略

明确观察目标: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前,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和游戏类型,制定具体明确的观察目标。例如,在小班的娃娃家游戏中,观察目标可以设定为观察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社交能力,如是否能自己穿脱简单衣物、是否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等;在大班的科学探索游戏中,观察目标可以是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如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等。通过明确观察目标,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获取准确的信息。

丰富观察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除了直接观察法外,还可以运用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行为检核表等方法。例如,采用时间取样法,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特定行为;使用事件取样法,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某一类型事件,如冲突事件、合作事件等;借助行为检核表,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和评估。同时,教师要做好详细、规范的观察记录,包括幼儿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情绪状态等,为后续的分析和指导提供依据。

(二)改进教师指导策略

把握指导时机:教师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准确判断指导时机。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解决,且表现出困惑、焦虑等情绪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给予指导;当幼儿在游戏中已经形成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且游戏进展顺利时,教师应尽量减少干预,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发展。例如,在幼儿进行拼图游戏时,如果幼儿尝试多次都无法拼好,开始显得烦躁不安,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一些提示,如引导幼儿观察拼图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如果幼儿能够专注地自己拼图,教师则可以在一旁默默观察,不打扰幼儿的游戏。

创新指导方式: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灵活的指导方式,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运用提问、启发、示范、参与游戏等方式进行指导。例如,在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 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个作品呢?” 启发幼儿拓展思路;当幼儿对游戏规则不明确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正确的玩法;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游戏情节的发展。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工作。通过明确观察目标、丰富观察方法、把握指导时机和创新指导方式等有效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实践,深入研究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和需求,持续优化观察与指导策略,为幼儿创设更加优质的游戏环境,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雄杰.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23 (08):92 - 95.

[2]佘伏玲.基于幼儿发展的自主游戏教师指导策略探析[J].幼儿教育,2022 (36):43 - 46.

[3]杨芬.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实践探索[J].早期教育,2023 (10):56 - 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