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实践探究
摘要:高等教育机构肩负着培育优质人才的重担,如何通过制度管理优化教育效果,成为了高等教育机构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实践现状、路径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机构需重视创新、紧抓要点、问题驱动,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学考试管理水平,达到助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育人机制良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问题驱动;良性发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为自考,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有着工学矛盾较小、学习方式灵活、费用较低等特点,所有人都可以参与,通常用学分累计手段完成学业,主考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发放毕业证书以及授予学士学位。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从事自学考试的工作者需注重创新,认识到不足,根据国家发展、经济建设新形势下的用人需求调整教育对策,突破自考发展瓶颈。因为自考制度影响到高等教育成效,所以要顺应新形势改进相关制度。基于此,为了助推高等教育活动良性发展,探析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实践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实践现状
1.自学考试制度缺乏创新性
创新助推教育发展,亦是教改动力,高度教育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当前自学考试制度缺乏创新性,主要有观念陈旧、报考程序固化、命题思路单一这三大问题,在此基础上阻滞自考发展,并不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2.自学考试制度发展与实践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有些高等教育机构虽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但在制度变革时存在过于笼统的问题,很难直击教育管理症结,制度建设流于表面,未能发挥“刮骨疗毒”的作用。基于此,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机构需关注自考制度发展现状并筛选制度变革的着力点,解决自考制度发展脱离实际、实践成效较低的问题。
3.自学考试制度更新的持续性不强
高等教育自考制度更新应有时代性,达到立足新形势培育优质人才的效果。有些高等教育机构存在忽视自考制度实践效益评估的问题,因评估不到位、频率较低而无法指引相关制度持续更新,造成了自考制度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不符的后果。
二、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1.重视创新,拓宽自学考试制度发展渠道
从观念上讲,高等教育机构需对自考制度加深认识,它并非是考试制度,而是教育制度,只有凸显相关制度的立德树人属性,才能引领人才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并能接受终身教育,在新形势下打造学习型社会,统整普通高中、成人高中等教育及其他教育资源,把无形、有形的资源纳入自考范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报考程序的角度来讲,自考是构成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应依托教育规律改进自考制度,例如高等教育机构可在设置报名点时做出调整,所有考生集中的院校均能申请设置报名点。从命题思路这一维度来讲,高等教育机构需在新形势下剖析育人目标,由该目标决定命题方式,自考为继续教育手段之一,有别于常规高等教育,侧重培育适用型人才,基于此自考制度发展与实践应面向生产一线,使通过自考的学生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率,在新时代市场经济领域一展所能[1]。
2.紧抓要点,健全自学考试制度发展与实践体系
为了避免出现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发展与实践体系过于笼统、低效的情况,高等教育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健全制度体系:第一,考务制度。健全考籍制度体系,还要加强自考命题管理,提升考务组织管理水平,营造科学、严谨、规范、公正的自考氛围,高效组织开展考试活动,以免发生舞弊行为。为了做到这一点需针对监考人员定期展开考评工作,规范设置考点,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同时健全配套规章制度;第二,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自考服务范围有所拓展,工作人员要解决的问题较为复杂,这就需要及时改进自考管理制度,强化自考服务功能,相关制度渗入自考管理各个环节,涉及管理权责配置、管理机构设置、法律法规建设、服务体系改革等方面,还要根据信息化管理要求、趋势制定相应的制度,推广高新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助推高等教育自考制度体系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教务制度。自考制度发展与实践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建设优质教师队伍,调动自考机构建设配套课程的自主性,继而有效培育适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健全教务制度,主体为职业教育,核心为学生群体,根据学情编写课程并合理设置专业,同时教学活动应有实用性。为了确保自考课程、育人活动科学高效,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督,鞭策高等教育机构淘汰落后的自考教材与教学手段,还要督促育人机构推行“互联网+”教育制度,构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宣传,用数字技术协助完成课程开发、教育辅导、学籍管理、考务管理等任务,亦可开发更多教育管理软件,助力自考教育提质增效[2]。
3.问题驱动,持续改进自学考试制度
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建设、实践与发展应有时代性,紧随用人需求做出调整,继而持续向生产一线输送适用型人才。为了做到这一点高等教育机构需强化问题驱动观念,通过定期考评的方式发现制度建设问题,考评对象为自考制度应用效益,涉及社会效益、教学改革效益、管理效益、师资队伍建设效益等方面,定量、定性说明自考制度实施劣势与优势,在此前提下,找到革新自考制度的突破口。例如,有些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自考制度建设综合效益考评发现自身网络教育管理力度较弱,存在网络技术很难融入辅导助学范畴的问题,那么该问题就可以成为制度革新的发力点,同时要提出革新建议,还要督促职能部门改进配套制度,制定制度革新计划,达到指导高等教育机构推行“互联网+辅导助学”模式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碰到新的阻力,这就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关注自考制度整改动态,留意现实效益,进而用动态思维方法改进自学考试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机构要不断优化自考制度,在此前提下以考促教,培育优质人才,推动教育发展。基于此,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应有时代性、功能性与生命力,根据新时代用人新需求革新自考制度,驱动课程、专业、教法等方面深化改革,继而助推高等教育活动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琴,王林.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策略探索[J].新丝路:中旬, 2022(10):0196-0198.
[2]乔丽娟,岳伟,王彤.新时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J].考试研究,2022,18(5):1-7.
基金项目:吉林省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2022年度课题 (2022CJY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