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要点,所以需要对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往高职院校在对该类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与行业需求不符的情况,所以需要以行业标准为基础来对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首先探讨了行业标准对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对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行业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行业标准对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求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能够良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并对其中的原理以及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的理解。其次,要求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对所学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并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安全设计及分析能力。第三,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要求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能够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对新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更好的适应新的要求。最后,要求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对数据安全进行有效保护,并积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2.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1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方面在对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以行业为指导来进行产教联盟的建立,在人才培养中投入更多的企业资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相互兼职的方法,以此来形成混编团队。例如可邀请一些一线工程师或者专家到学校当中进行讲座,甚至是直接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锻炼,具体可参与到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技术改造等项目内容中。此外,企业方面也可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评价、管理、规划等方面工作当中,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研发。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应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成果进行共享,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岗位的核心技能为中心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数据安全运行维护、应用安全运行维护以及设备安全运行维护这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课程设计,并以各项能力的递进为目标来开展相关的课程设计工作,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得学生们的安全思维和素养能够获得有效的提高。在进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与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进行有效对接,邀请一些网络安全专家或者红客训练营专家来参与到教学项目建设中,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使得该专业的师资素质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也可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在企业当中进行专业学习,通过校内和校外导师的指导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2.2提升学生的产业认知和工程实践能力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在跟上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企业方面的人才需求进行满足,从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人才共育体系的构建。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与产业发展建立紧密的联系,结合产业发展来对专业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强与地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建设力度。同时,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当中,应该与企业需求建立联系,在教学中引入产业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更新,同时也要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开发。此外,在教学中应该与生产环节建立联系,通过建立项目化课程来将企业当中的项目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将企业当中的职业标准和技术工艺融入到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内容中,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够和产业需求进行对接。例如某院校和多个企业之间共同建立了校外基地,学生在其中进行岗位体验和专项训练,对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进行熟悉,从而达到了工学结合的效果。
2.3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
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具备了高密性和严谨性的特征,除了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之外,也需要他们具备足够的政治素养,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实习环节结合在一起,除了培养岗位所需的技能之外,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了能够达到该目标,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将职业素养相关内容加入到课程当中,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和职业道德,让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解。同时,也可通过模拟实训或者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来体验工作环境中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另外也可邀请一些企业代表来开展相关的讲座,分享职业素养的要求和相关经验等等。最后,要进行相关评价机制的构建,重视评估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培养出兼具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除了要能够准确的掌握行业发展需求,也要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技能人才,并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融合,实现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模式属于一种具备前瞻性的教育策略,除了关注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之外,也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深入了解前沿动态,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交树.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职匹配培养探索[J]. 武当,2022(8):166-168.
[2] 刘坤,庾佳.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为例[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4):40-43.
[3] 吴交树. “1+X”视域下高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武当,2022(2):68-7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年度分支机构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ZJ2023B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