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与应用

李三云 李州 张庚华
  
卓凡媒体号
2024年105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某三甲医院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健康状况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患者一般资料,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 5.89±3.61〕 、SDS评分均〔8.98±5.04〕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1.24±0.06〕满意度〔 13.22±0.70〕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儿和家属负性情绪,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中医情志理论;系统系红斑狼疮;儿童;临床护理路径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发病率高达到15%~20%,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2, 3]。目前,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10年生存率在85%左右,因患儿年龄小、病情进展快、病程慢长、临床症状较成年患者更复杂、重症率高[1],患儿和家属常处于焦虑抑郁情绪中,心理状态差,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4]。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护理模式时间不连贯,随机性,模式单一,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流程化、合理化的护理模式,能提升护理措施的系统性及规范性[5, 6]。研究表明[7, 8]中医情志护理能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某三甲医院需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准入标准:①符合诊疗指南标准的,确诊为系统性狼疮患儿[2];②年龄6-18岁,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③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并发症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②同时参与其他项目研究者等;③无法配合康复锻炼者;④疾病引起死亡者。

1.2干预方案

对照组护理内容:包括入科宣教、入院期间饮食、康复指导,用药安全,安全教育,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开展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1.2.1小组构建

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带头,2名主治医师和3名护理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小组。

1.2.2路径单的制定

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小组会议,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不同阶段,建立以时间为纵轴、护理内容为横轴的干预体系的临床路径表单。

1.2.3实施过程

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单,家属签署同意书,入径护理。

1.2.4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

1.2.4.1将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贯穿整个路径:①顺其从欲法:尽可能满足患儿各种合理需求与愿望,顺其意,从其心,对于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要求,家长向患儿解释不可满足的原因。②宣泄消郁:倾听患儿心声,表达自己的赞同和怜悯,鼓励其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③情志相胜法:依照中医中五行相克理论,以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为主旨,过疾病宣教、成功案例分享来消除疑虑,促使患儿和家属以积极态度面对疾病。④释疑畅情法: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视频宣教等方式向患儿和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⑤移情易性:把患儿从病痛的影响中拉回来,鼓励其适当运动,读书,听音乐,玩益智游戏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1.2.4.2临床护理路径:

1.2.4.2.1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儿和家属,做好环境介绍、安全教育、相关制度和医护人员的宣教,评估心理状态,收集一般资料,配合度,介绍诊治流程。

1.2.4.2.2入院第2天:医护一体化查房,协助完善相关检查,确定诊疗方案,根据诊疗方案告知相关饮食、用药注意事项。

1.2.4.2.3入院3-14天:(1)行为保健护理:减少日光照晒,夏天户外活动须戴帽,穿长衣物,最好用温水洗脸。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减轻体重、适当的锻炼。(2)功能锻炼:根据病情和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评估患儿关节活动情况,指导患儿进行关节康复锻炼。急性活动期:保持正确舒适的姿势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患儿关节功能位。病情缓解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二次感染,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每天记录执行时间,护理组长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

(3)用药知道:按医嘱坚持治疗,不可擅自减药、减量或加量,告知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何护理,消除家属和患儿的疑虑。

(4)饮食护理:①合理调配饮食,保证全面营养,少食无花果、油菜及芹菜,多食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②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使本来已旺盛的食欲再次增加。③食欲旺盛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食,合理安排好每日三餐,荤素搭配每餐进食量与未患病时的进食量持平为宜,以防止体重在短期内增长过快。④饥饿时以蔬菜、含糖量较低的水果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

(5)皮肤护理:选择柔软的棉质衣服,加强皮肤卫生护理,检测皮肤有无瘀斑等。

1.2.4.2.4出院前一天和出院当天: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病程小于半年者,应每月复查一次。稳定后,3个月一次。查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学测定等,了解疾病变化。告知居家护理注意事项,及时识别疾病活动迹象,(发现皮疹,发热,疼痛,紫癜,浮肿等),及时就诊。

1.2.5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方法

对小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2名护理组长,在入院当天、出院时收集健康状况简表得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组长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发放;10岁以下的儿童由父母根据患儿病情协助填写,10岁以上患儿采用自评模式,于出院当天组长收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所有调查问卷回收后,由双人立即核查,对于填写不全或存在逻辑错误的问卷,通过联系研究对象后补充或更正,并回收问卷。

1.3评价指标:

1.3.1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评估标准:采用健康状况简表评估患儿生活质量。该问卷由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研制,王红林[9]汉化,是WHO推荐的健康状况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 SF-36中文版自评问卷,包括8个维度: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36个条目,各维度评分越高代表患儿生活质量水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2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10](SAS)测评患儿焦虑情况,SAS评分包含:害怕、惊恐、焦虑、不幸预感等20个项目,总分值为80分,<50分为正常;70~80分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10](SDS)评估患儿抑郁情况。包含:20个项目,总分值为80分,<53分为正常;63~72分为中度抑郁;73以上为重度抑郁。

1.3.4 护理工作满意度

医院编制满意度,包含 11 个条目,每个条目下面对应 5 个赋值的选项,满意=100 分,较满意=90 分,一般=60 分,不满意=30 分,很不满意=0。通过问卷调查法,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前,由研究人员采用统 一指导语指导,不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2 应用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因疾病难以治愈,常被疼痛、疲劳等躯体症状困扰[11],同时,家长的过度关注和患儿对疾病的未知感, 患儿心理体验差,负性情绪明显,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患儿的症状管理和情绪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七情通于五脏,七情太过而伤五脏[12, 13]。中医情志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安定心神,舒心静志。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特定疾病为研究对象,在以往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使护理工作更加积极、持续的一种全面、深入的新型医疗护理模式[14, 15]。本研究基于儿童的特性,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采用顺其从欲法、宣泄消郁、情志相胜法、释疑畅情法、移情易性法等5种方式进行情绪调节。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周玉超[16]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与刘丽君等[1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中,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促进患儿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史卓, 高春林, 夏正坤, 等. 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20(04):413-415.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 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59(3):172-185.

[3] 曾萍, 曾华松, 唐雪梅, 等. 贝利尤单抗治疗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28周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初步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1,36(11):858-868.

[4] Kiriakidou M, Ching C 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nn Intern Med, 2020,172(11):ITC81-ITC96.

[5] 李翠莲, 莫莲霞, 杨月梅,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20,31(3):3.

[6] Wu H, Wen Y, Guo S. Rol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under Clinical Nursing Path on the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2,2022:9712330.

[7] 王娟, 韩永梅, 毛静, 等. 中医情志护理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29(22):43-46.

[8] 刘笛.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30(06):122-125.

[9] 王红林. 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汉化研究[D]. 浙江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 2000.

[10] 黄小捷. 患者健康问卷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抑郁人群中的适用性及其等值性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 2022.

[11] 杨莹, 李冀, 连冬梅, 等. 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23,58(1):60-67.

[12] 谢雅萍, 苏铭羽, 陈媛媛. 基于中医理论的情志护理对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7(11):139-141.

[13] 张思. 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3,20(09):156-159.

[14] 蒋建玲, 王亚丽, 韦柳情. 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 2022(008):28.

[15] 崔小群, 晏清, 高小英, 等.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病人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21,35(02):356-358.

[16] 周玉超, 凌艳萍, 陈岑, 等. 基于跨理论模型干预方式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30(7):1262-1266.

[17] 刘丽君, 梁志芳, 潘艳云.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37(1):95-97.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中医药科技项目(SZYYB20223718 )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