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探讨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析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等。以期提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OBE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改革
一、前言
师范专业认证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教师。背景是我国师范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意义在于通过认证推动师范专业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内涵包括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倡个性化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应用,重视评价与反馈。本文探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运用OBE教育理念,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深化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改革,推动OBE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实践,提升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提供有力支持。
二、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成果导向
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和目的缺乏清晰的认识,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育活动相结合。这种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导致他们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不高。长期下去,学生可能无法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实质和方法,影响他们将来的教育实践。同时,缺乏成果导向的教学也难以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不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2.2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实际需求脱节
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要,或者未能及时更新以反映幼儿园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这种脱节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真实的幼儿园教学场景。脱节的教学内容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可能会发现,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适用,这会导致他们在进入职场后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来弥补这一差距。此外,这种脱节还可能影响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因为教师无法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因此,学生可能感到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导致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深。学生参与度的低下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对于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是不利的。此外,这种低参与度可能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表现。
2.4评价体系不合理,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能力
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这导致它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可能的情况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传统的考试和成绩评定[2],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可能无法充分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积极表现和学习成果。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可能引导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教育目标,如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深入理解。这可能导致学生采取应试的学习策略,而非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也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考试内容,而非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可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和评估,这对于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是不利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构建成果导向的教学体系
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3]。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成果导向的教学体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模拟幼儿园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通过个案研究与实习,使同学在面对现实中的幼稚园教学问题时,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巧去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工作适应能力。
定期评价与回馈:为学员的学业成绩制定一套定期评价制度,使学员能即时掌握其学业状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回馈与辅导,使其持续进步。
3.2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园实际需求
引入最新的教育理念[4]: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如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式学习等。这些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增加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其创造力的发展,使其具有自主思维,并能想出一些新的教学对策与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创新教育项目、举办教育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合作,共同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定期调整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幼儿园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跟踪幼儿园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幼儿园、教育机构等企业的合作,了解他们对教育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3.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提高学生参与度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分享观点和经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分析真实或虚构的幼儿园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和分析实际教学活动,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的真实感。让学生参与设计、实施和评估幼儿园教育项目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利用多媒体工具、在线平台和教育软件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定期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优势,同时也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个人研究项目、学习小组等,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这种参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优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能力
评价体系的优化对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成长潜力。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指标:除了考试成绩,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这样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实施等环节的活动,来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
自我评估: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评估进行自我评估,使其对自身的学习历程与成果进行思考,并使用了同行评估,使其能够与其他学员进行互相评估,从而推动彼此的学习与沟通。
实践成果评价: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以此衡量他们的实践能力。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使用定量评价方法,如分数、排名等,也要运用定性评价方法,如评语、等级等,以更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5]。
反馈:在评估之后,老师要给予特别的回馈与意见,让学员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而引导自己改善与提高。
定期检讨及修正: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员成长过程中,对评量系统进行检讨及修正,以保证其对学员之能力之评估。
评价的目标,是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成果,抑或是整体的教学改革计划的有效性[6]。根据评估目的,确定一系列具体的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应该涵盖教学改革方案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发展、创新能力、学习动机等。为每个评估指标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应该是可操作的、具体的,并且能够量化。根据评估指标和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标准化测试、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自我评估等。根据评估方法,设计相应的评估工具,如测试试卷、问卷、观察记录表等。按照评估计划,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实施,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
四、结论
在教师专业资格认定的大环境下,以OBE为核心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一课程的变革,不但可以帮助学员更好的了解与把握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执行方式,还可以促进学员的职业素养与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缺陷。比如,一些老师对 OBE的认识与应用还不充分,致使其在课程的设计与执行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另外,由于实习的次数较少,很难使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使之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发展水平。希望通过上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为国内幼教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1]韩春华.学生发展视角下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8):130-133.
[2]胡静,何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以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7):86-88.
[3]陈志燕.“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以幼儿文学课程为例[J].快乐阅读,2023,(07):85-87.
[4]张启芬.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改革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16):120-122.
[5]赵雪梅.幼儿园大班生活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3.
[6]潘如.信息化引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项目作品“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12):56-60.
作者简介: 王维(1982-),女,籍贯:浙江,现有职称:讲师,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学历:硕士,专业: 学前教育,研究方向: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