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与政策

姚靖
  
卓凡媒体号
2024年137期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业部 06520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社会经济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海洋污染的多维影响,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详细讨论了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全球船舶环保标准制定中的关键作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家政策与激励机制如何共同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持来确保环保法规的执行。通过生态友好型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本文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工程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海洋作为连接世界各国的重要纽带,其健康与可持续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为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不仅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对人类的长远利益构成了挑战。因此,实现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旨在探讨海洋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当前环保技术与政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创新思路与策略,以期为海洋环境的保护与船舶工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海洋环境的挑战与机遇

(一)海洋污染的多维影响与挑战

海洋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污染源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船舶排放、海上作业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塑料垃圾问题。船舶因其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泄漏、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成为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海上作业,尤其是近海石油开采,不仅增加了油污风险,还可能破坏海底生态。此外,塑料垃圾的泛滥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面临的重大威胁,这些塑料废弃物不仅影响海洋景观,更重要的是,它们会通过食物链对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不仅减少了海洋的生态价值,也削弱了其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如碳固定、氧气生产和渔业资源的维持。社会经济后果亦不容忽视,海洋污染对渔业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渔业资源的减少,对旅游业的影响则体现在海滨环境质量的下降,同时,海洋毒素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规与国家政策

实现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机构在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如《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来减少船舶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这些国际法规为船舶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了环保指导,推动了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国家政策也在引导船舶与海洋工程向绿色转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出台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明确了船舶结构、设备的技术规范,以及港口、码头的污染防治要求,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此外,国家政策还包括对绿色航运的鼓励措施,如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对老旧船舶的淘汰机制,旨在减少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海洋工程的绿色发展。通过这些国际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一)清洁能源的船舶应用与能效提升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清洁能源的利用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替代燃料,因其较低的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正逐渐成为船舶动力的优选。氢燃料以其零排放的潜力,被视为未来船舶动力的前沿技术,尽管当前仍面临储存和运输的挑战,但其在船舶上的应用前景广阔。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风帆或风力辅助推进系统,能有效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此外,船舶设计的优化,如流线型船体设计和节能装置的使用,也是提升能效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术通过降低船舶的阻力和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实现燃油经济性的显著提升。

(二)污染控制与废物处理技术

污染控制技术在减少船舶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降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采用了低硫燃油、废气洗涤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有效减少船舶排放的污染物。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则依赖于更精细的燃油过滤技术和高效的燃烧过程。废物处理技术则关注于船舶废物和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回收。先进的废物管理系统能够确保所有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三)生态友好型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友好型设计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阶段进行生态影响评估,可以识别和缓解项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确保工程设计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包括评估船舶噪音对海洋生物行为的影响、船舶操作对海洋栖息地的破坏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则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到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如通过采用特定的船体涂料减少生物污染,以及设计避免海洋生物卷入的推进系统。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三、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一)国际合作与法规协调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制定全球船舶环保标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IMO通过制定和更新国际公约,如《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为全球航运业提供了统一的环保标准框架。这些国际法规不仅涵盖了船舶排放限制,还包括了船舶设计、操作和维护的环保要求,以及对船舶燃料质量的规定。IMO还推动了船舶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战略制定,如通过《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旨在实现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IMO还鼓励区域性协议的建立,通过这些协议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如通过特定海域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海洋污染挑战。

(二)国家政策与激励机制

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激励机制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以实现海洋工程的绿色转型。政策框架通常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金融支持等措施,旨在降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鼓励企业和船东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技术。例如,一些国家为使用低硫燃料的船舶提供税收减免,或为安装节能减排设备的船舶提供财政补贴。激励机制还可能包括绿色船舶认证,这不仅提升了船舶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环保技术的市场认可。此外,环保补贴和绿色基金等激励措施,为环保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执行与监督

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于确保环保法规的执行至关重要。监管体系通常包括法规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监管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以确保法规得到正确实施,并能够对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技术与信息支持在提高监管效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环保培训和教育等。例如,通过建立船舶排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船舶排放情况,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此外,国际合作在技术与信息支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共享最佳实践和监管经验,提升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