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游”你做主,“混”出快乐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游戏实践探索

陈清云
  
卓凡媒体号
2024年149期
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泉州 362100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园地处城南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户外场地广阔宽敞,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的教育价值,拓展幼儿运动和游戏的空间,我园尝试探索“户外混龄区域游戏”,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体育运动和游戏的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内涵

1.什么是户外混龄区域游戏?

是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健康发展特点和需要,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多样化多层次的运动器械,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地参加各种运动与游戏,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通过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富有个性的发展。

2. 户外区域混龄游戏的特点:

(1)自主性:自主选择活动区域、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自主选择游戏伙伴。

(2)趣味性: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 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运动。

(3)挑战性:游戏材料在满足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挑战空间。

(4)整合性:通过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培养交往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

(5)多样性:创设多样化的游戏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活动需要。

二、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设户外游戏区域。

根据本园户外场地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充分分析各种场地的优势与特点,根据幼儿运动与游戏的需要,创设不同活动类型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多样化的运动与游戏的发展需要。分别创设了攀爬区、投掷区、综合运动区、大型攀爬区、民间游戏区、野战区、骑行区、足球区、大型玩具区、玩沙区、戏水区、泥水区、轮滑区等18个运动游戏区。

2.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把目标物化到材料中。

在户外活动区内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活动材料。如骑行区投放了大小不同用法不同的小三轮车、三轮推车等儿童车。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如:轮滑区提供了单脚轮滑车、双脚轮滑车、平板轮滑车等不同的轮滑车型,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及个体差异的幼儿。同时把目标物化的环境中,设置不同的标记、符号给幼儿以引领与提示。

三、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组织指导

(一)建立良好常规,确保户外区域游戏有序进行

(1)调整作息时间:为了配合户外区域混龄自主游戏,学园制定了夏时至和冬时至不同季节要求的作息时间。从2020年春季进入疫情开始,学园的户外混龄活动从一周的混龄时间调整为周二周三周四进行户外区域混龄自主游戏。

(2)幼儿预约选区、有序入区

全园采取预约入区的规则,每个班级创设了户外区域混龄预约板块,定制了相对应的户外手牌,18个班级不同颜色的手环,即可以让幼儿进行游戏预约,并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又可以让预约区的老师知道幼儿的班级,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

在混龄活动中教师们还引导幼儿建立取放器械的常规;提醒幼儿注意文明礼仪:进区时向该区老师问好,离区时一起收拾好玩具并和老师主动道别。

(3)教师定点指导:各个活动区的内容材料通过教研活动共同研讨确定,并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调整推进,活动时每天主班的老师固定负责一个活动区域的指导,配班老师配合进行机动观察,做到定点指导与机动观察相结合。

(二)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观察指导

1.尊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2.观察解读幼儿游戏中的行为

3.支持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2)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3)引导幼儿“大带小”游戏

4.把握时机适时给予引导

要想有效地开展混龄游戏,必须要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混龄游戏之前,教师要让幼儿了解到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确保幼儿可以快速地参与到混龄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其次,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控制每组幼儿的人数,从而既可以保证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幼儿,也可以保证混龄游戏的质量。此外,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正确地使用玩具材料,有序收放玩具材料的等。

四、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成效

(一)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拓展幼儿游戏与学习的空间。

2.促进幼儿的多元学习与发展。

(1)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2)促进了幼儿语言发展。

(3)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二)提高了教师教育实践与反思能力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既是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又是作为游戏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户外混龄区域游戏在师幼共建中不断的持续推进,每一次活动之后老师都会进行反思,从每一次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启发,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让我们收获了很多, 多名教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陈清云园长主持的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优化体验式区域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实践》中幼儿户外混龄自主区域游戏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学园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活动,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承办了县级“智能幼教·幼儿编程”课题成果展示与应用活动,开展福建省“保教改革建设园”暨泉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县级示范观摩活动。泉州市学前教育黄阿香名师工作室在我园开展了为期一天“回归儿童本位 聚力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泉州市幼儿园闽南民间文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研讨活动在我园开展。迎接西藏洛隆县教育局、广东省人大代表团、泉州市丰泽第三实验幼儿园、洛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泉港区姐妹园参观交流,开放观摩活动近20次,来园观摩人数总计为1000多人次。

我园在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实践探索中仍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研究。比如:怎样针对不同的年龄差异,不同个性的孩子,不断探索、优化户外区域混龄自主游戏组织形式和指导策略。

我们将继续探索户外区域混龄自主游戏的内容、组织与指导,使其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城南二幼全体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