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龙雪江
  
卓凡媒体号
2024年166期
湖南省凤凰县山江学区 416207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伦理道德和法治挑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复杂问题,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其次,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践还能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

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通过实践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此外,道德与法治教育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最后,这一创新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一、互动促学,共筑法治德行之基

互动式教学在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互动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指导。

例如,在《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们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伴交流想法,从而深化对“作为班级主人”的理解。教师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作为班级主人,我们应该如何维护班级秩序?”或“在面对班级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策略?”这些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促使他们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因材施教,同铸法治德行之魂

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个性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下,更好地吸收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可以设计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在《弘扬优秀家风》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学生,教师会讲述家族中的优秀家风故事;对于善于观察的学生,教师则鼓励他们去发现身边的优秀家风实践,通过亲身感受来加深对家风的理解。教师不再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表现,而是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发扬优秀家风;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教师则会耐心指导,帮助他们逐步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家风。

三、情景交融,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之韵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学习和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情景交融教学通过有趣、生动的情境设置,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例如,在《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氛围。通过播放民族风情视频、展示民族服饰和工艺品,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民族特色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家庭中,与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分享喜悦和感动。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情境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游戏互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或者让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进行情境对话,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

四、总结

互动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个性化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下成长,提高了教学效果。情景交融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和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这三种教学方式不仅创新了教学方法,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培养新时代具备良好道德法治素养的小学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些教学方式,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秋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融入小学德法课程的研究[J].新教育,2024,(07):85-86.

[2]李少云.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5):145-147.

[3]侯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3):151-15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