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启示

唐启寒阳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5期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初中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教育中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积极根据自身英语学习情况,合理采取英语学习策略、拓展多方英语学习渠道,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学会学习。然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情特殊,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因此,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剖析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原因,探究其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农村初中;英语学习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源于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较完备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通过说明外部和内部作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语言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获得和构建是通过将原有知识同外部信息相互动实现的。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主体,将所学知识在同外界接触中建构。因此,学习者拥有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充任辅助者。最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不同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获取和建构知识,因此每位学习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建构体系。因此,帮助学习者对自身建构产生清晰认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农村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意义

(一)深化学生主角意识,激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将学生视为课堂主角。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探索建构知识体系。传统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坐视旁观,毫无参与感。只有学生充分意识到其主角身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使知识延伸。如此学生在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才能产生一定的自我效能感。

(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发扬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表征知识的符号也非绝对真实。因此必伴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而持续变革和创新,从而产生新解释或假说。基于此,学生需不断适应新变化,拓展思辨和创新能力,丰富所学,深化所识。例如,当学生所具备的原有知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和应对新的情况时,则必须先具备革新原有知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由此才会产生新的知识体系。

(三)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巩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弘扬“以学生中心”。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建构的差异,积极创设教学和学习方案,使得学生在各具特色的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综合素质。学生于此形成的良好素质必影响终身,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巩固终身学习意识。

三、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现状

(一)英语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欠佳,师资力量和资源设备不及城市。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习得往往需要丰富的语言环境。这在偏远的农村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唯一接触的英语环境只有英语课堂。传统的农村英语教学,教师常主导课堂,学生张口表达的机会极少,形成“哑巴英语”;其次,农村地区不具备专业教研团队,师资力量欠缺。通常,教师需要一人担负多个班级教学,分身乏术,且缺少探讨教学的伙伴;最后,农村初中缺乏资金,不具备先进教学设备和资源,英语资源多来自教材。

(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大多是上世纪毕业于本地师专的老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他们大多还未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因此,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上大多是教师主导,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埋头记,将纯粹的课本内容视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全部来源。由此导致教学内容乏味,教学形式枯燥,使得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愈发淡漠。

(三)学生忽视英语学习

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起步晚。学生大多数是在升入初中才接触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同时,出于主客观原因,农村地区学生缺乏国际眼界和见识,他们不像城市学生一样早早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最后,由于大多数农村初中仅将英语视为中考关卡,一昧地从应试角度看待英语,未将其视为沟通世界的工具。基于此,学生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高阶次的看法,也就难以产生正面学习动机和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四、农村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一)丰富英语教学活动,挖掘多样资源

城乡初中英语教学相差甚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资源不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创新教学活动,才能从中挖掘“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知识不是固定的,是学习者在同外界的接触中不断升华。因此教师需丰富教学活动,及时弥补。如:①合理运用网络。教师可根据教材,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外资讯、外媒新闻、英文影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感受真实语境。②开展英语文化节。学校组织各班级表演各类由英语呈现的节目,如英文歌曲演唱,英语情景剧等。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真正感受英语的魅力,使他们在与同伴的相互沟通中进一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减少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③“只说英语”日。在这天,除去其他非英语课的时间,其余时间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沟通,由此,学生得以在真实用英语,切实应对各类实际问题。从而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欠缺,提高实际语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教师职业培训,更新教学观念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视角下,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主导者转为全新的辅助者。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少有教师重视到这一问题。由于英语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是一门需经常运用并及时输出的语言,因此若学生只一昧被动接受知识点,而不亲身感悟,最终结果则不尽人意。首先,教师应切实尊崇学生问题所在,查明学生诉求所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倡导批判思维,发挥主动探究。其次,教师应利用各类资源,如网络资源、参加研讨会、观摩教学比赛等,积极地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三)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兴趣

教师应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学习策略。首先,教师应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走入学生,了解学生,使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复习,做笔记、使用笔记。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工具,如查字典,翻阅外刊等。其次,建构主义主张通过同他人和环境的交互来建构知识体系。因此,运用小组学习增强协同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在有限条件下合理引导学生组建小组,扮演好“辅助者”,及时纠正产生的偏差、误解,逐步抛出升华知识体系的内容。

五、结语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结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探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启示。强调教师积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不断构建良好和谐,民主学习氛围、开拓英语教学路径,挖掘多样英语教学资源。同时学生应该发扬在英语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其英语学习动机逐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得以培养。促进农村初中学生成长为积极的英语自主学习者,实现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1,(01):147-148.

[2]孙静.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启示[J].校园英语,2017,(36):122-123.

[3]肖晓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1):40-41.

[4]张佳佳.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3,(49):46-48.

[5]庄晓芸.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四).汕头市潮阳区华美初级中学;,2020:6.DOI:10.26914/c.cnkihy.2020.060760

作者简介:姓名:唐启寒阳 ,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