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研究

苏芳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3期
江苏宏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混凝土施工;风险控制;预防措施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众多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它不仅仅关乎建筑物的外观质量,更与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连。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却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人员操作的失误,也有材料质量的不合格,还有施工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些风险一旦未能得到妥善管控,就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施工进度、质量以及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人员操作风险

混凝土施工是一个技术性强、操作要求高的工作。然而,现实中,部分操作人员可能因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或操作经验,而导致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这种不当操作不仅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更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例如,操作人员若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搅拌、浇筑或养护,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发生坍塌事故。此外,违规操作也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材料质量风险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原材料的质量。若所采购的水泥、骨料、添加剂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混合比例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劣质原材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开裂、变形等问题,进而引发结构安全问题。此外,若混凝土中掺入过多的杂质或有害物质,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三)施工环境风险

混凝土施工通常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天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高温、低温、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施工,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强度降低、凝结时间延长等问题。此外,施工现场的湿度、通风状况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和质量。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增加混凝土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企业应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使操作人员掌握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同时,培训还应注重实践操作,让操作人员在模拟施工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技能水平。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操作人员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操作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不仅能够激励操作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还能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企业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和检查,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企业在采购混凝土材料时,应选择具有生产资质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同时,还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筛选,确保其信誉良好、质量可靠。在材料进场前,企业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这包括检查材料的外观、规格、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坚决予以退货或换货。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还应定期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抽检和复验。这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材料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存储和管理。存储环境应干燥、通风、防潮,避免材料受潮、结块或变质。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出入库、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追溯。

(三)改善施工环境

企业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低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采取遮阳、洒水等措施降低施工现场温度;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采取加热、保温等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结和强度发展。企业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和排水工作。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而排水设施的完善则可以防止施工现场积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企业还应关注施工现场的照明和防护设施。充足的照明可以确保操作人员清晰地看到施工现场的情况,减少误操作和事故的发生;而完善的防护设施则可以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意外伤害。

四、混凝土施工预防措施

(一)制定详细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步骤。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到养护,每一步都应详细列出,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同时,施工方案还应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处理,如遇到恶劣天气或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应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施工方案应强调安全措施。这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消防设施的配备等。安全措施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施工方案还应包括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提前规划和准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救援方案。

(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应涵盖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设置等。通过全面的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企业可以制定安全检查的时间表,按照时间表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如设备更换、施工人员变动等情况下,也应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检查记录。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和实施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活动,向操作人员传授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等,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如制作安全宣传海报、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让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安全问题。企业还可以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对在施工中表现优秀的操作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通过奖惩机制来激励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五、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改善施工环境以及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等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加强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也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莉. 某水库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措施 [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 52 (08): 105-106.

[2]曾勇. 浅谈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 [J]. 四川水泥, 2023, (02): 166-168+171.

[3]罗翔祥,李峰,乔成芳. 建筑改造施工安全管理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J]. 工业建筑, 2023, 53 (01): 248.

[4]罗伟财. 钢筋混凝土支撑机械拆除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J]. 建筑安全, 2022, 37 (07): 47-50.

[5]孔宁,张津铭. 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1, (11): 31-3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